本報記者 許潔
用戶急需的藥品由無人機配送到疫情小區中,熱氣騰騰的外賣被無人機在15分鐘內送到家門口……這并不是科幻電影中的景象,而是現實中的場景。7月8日,《證券日報》記者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美團展位上看到了這段真實視頻。
由美團自研的無人機 攝影/許潔
據美團相關人士介紹,三年多前,美團就在研究無人機配送,這也是美團首次對外披露其自主研發的城市低空物流模式。
人機協同讓成本和時效較好結合
據悉,美團于2017年啟動無人機配送場景的探索,致力于打造3公里、15分鐘送達的低空物流網絡。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自主飛行無人機、自動化機場及無人機調度系統的研發工作。
讓用戶感到“又快又好又經濟”可以說是美團做無人機配送的一大初心。
美團無人機業務負責人毛一年對記者表示:“用戶總是想要更好的體驗,對于吃飯這件事來說肯定越快越好,你希望你吃到的菜好像從你家廚房剛端出來的一樣。人工智能時代,用戶還是通過APP點餐,但我們會通過人和機器人協同給大家配送。”
協同配送并不意味著外賣小哥會失業,但在人和機器人協同配送下,消費者是否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呢?
“說起時效、成本和場景,我們可以看看快遞行業,平價快遞的特點是價格便宜,劣勢是時效比較長,因為它通過小哥攬件再到集散中心,再分發到各個目的地。另外一種方式是‘專享同城配送’,顧名思義一個配送員只為一個服務配送,優勢是快,劣勢是時效雖然快,但是成本比較高。當下,美團外賣及時配送已經做到了成本和時效的很好結合。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做出突破,經過這四五年的努力,我們認為只有通過科技的力量,只有通過人和機器人,和無人機協同配送,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又經濟。”毛一年表示。
除了經濟實惠,安全、高效以及自主可控也是美團無人機業務要達成的目標,據悉,美團無人機核心系統90%以上的部件都是由美團自主研發的。“不想因為外界因素影響了這項業務的運營。”毛一年表示。
正在搭建城市低空物流網絡
據悉,今年年初,美團無人機已經在深圳完成了首個面向真實用戶的訂單配送任務,并在其后的深圳疫情中為深圳南山區建立城市物資運送“空中通道”,給隔離區居民配送緊急物資。截至2021年6月,美團無人機已完成超20萬架次的飛行測試,配送真實訂單超過2500單。
隨著近年來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城市低空飛行開始從民用拍攝轉向大規模的工業用途。城市的低空物流網絡將成為未來十年、二十年科技創新重要的機遇,無人機+生活場景的結合是建設低空物流網絡的最佳路徑。
“我們所探索的不只是配送飛行器本身,而是希望建設綜合自主飛行無人機、自動化機場及無人機調度系統為一體的城市低空物流網絡。通過飛行器、導航控制、AI算法、航線管理、通訊系統五大自研技術能力,適應社區、商場、寫字樓等多種場景,讓無人機與騎手形成人機協同的配送,真正實現‘萬物到家’。”毛一年表示。
7月8日,美團宣布與上海金山區政府正式合作簽約,希望共同建設無人機城市低空物流運營示范中心,探索無人機在上海的落地,構建城市末端十五分鐘配送圈,用科技助力高科技產業化落地,同時,積極參與無人機標準建設,促進無人駕駛航空行業管理與社會管理的深度融合。
近幾年,一直有不少物流和電商公司嘗試推行無人機送貨業務,但囿于無人機的嚴監管政策而無法普及落地,但現在,無人機運輸的大門正在打開。2021年2月,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全體會議上表示,要發揮通航產業融合功能,特別是加快無人機規章標準制定,進一步擴大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范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快遞物流企業中沒有幾個在農村市場做得好的,農村電商也不溫不火,因為物流成本實在太高了。但如果能使用無人機配送,物流費用將下降至少70%。”一位物流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鄉鎮間建立無人機物流配送網絡可以解決農村地廣人稀、訂單分散且物流運送成本大、難度高等問題,還可帶動農村地區的消費升級。”
可以預見的是,無人機將會開啟物流配送的新時代,但誰能率先觸線抵達終點呢?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 崔漫 喬川川)
17:28 | 鉑科新材:公司惠州新型高端一體成... |
17:28 | 彩虹集團: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長飛光纖:累計回購公司A股股份400... |
17:28 | 常青股份:公司尚未開始股份回購 |
17:28 | 超捷股份:截至4月20日公司股東人... |
17:28 | 馳宏鋅鍺:4月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 |
17:28 | 春秋航空: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71180... |
17:28 | 慈文傳媒:截至4月30日收盤,公司... |
17:28 | 戴維醫療:關于全資子公司申報醫療... |
17:28 | 甘肅能化: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公牛集團:公司尚未開始實施回購 |
17:28 | 古越龍山:公司暫未實施股份回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