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恒天然合作社集團公布了2021財年表現強勁的業績報告。在報告期內,公司原奶收購價格達到7.54新西蘭元,調整后的每股總收益達0.34新西蘭元,每股期末股息收益0.15新西蘭元,全年總股息達每股0.2新西蘭元。
另外,在公布公司業績的同時,恒天然同時宣布公司已完成業務重組,開始進入業務價值增長的新階段。
恒天然首席執行官MilesHurrell表示,公司過去三年一直在重新調整業務,堅持將新西蘭牛奶價值最大化的戰略,同時轉向以客戶為主導的運營模式,并加強了資產負債表。“盡管牛奶價格上漲和利潤率收緊給最后一個季度的盈利帶來了壓力,但這是一個強勁的整體業務表現,使我們能以向奶農支付收益回報的形式為新西蘭經濟帶來116億新西蘭元。”
大中華區依然是重要市場
恒天然財報顯示,集團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同比增長8%達到9.52億新西蘭元,而集團調整后營業支出則下降3%,達到22億新西蘭元。另外,在報告期內,公司凈債務下降了8.72億新西蘭元至38億新西蘭元,現金流再次改善,現在的負債與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比率達到2.7倍,處于長期目標之內。
對于公司業績表現,恒天然表示,公司業績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2020財年的成績主要是受益于DFEPharma和foodspring®的資產出售收益。調整后稅后利潤增長1.9億新西蘭元至5.88億新西蘭元,主要受收益改善和利息支出降低因素的推動。
數據顯示,在亞太地區,恒天然餐飲服務和消費者渠道的顯著改善推動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增長28%,達到3.05億新西蘭元。
在報告期內,大中華區依然是恒天然的重要市場,該地區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增長10%至4.03億新西蘭元。這歸功于集團餐飲服務渠道的實力、中國充滿活力的經濟環境及中國市場對乳制品的熱愛。
另外,非洲、中東、歐洲、北亞、美洲地區的調整后息稅前利潤下降了28%,至3.36億新西蘭元,這反映了恒天然將產品轉向高利潤市場的戰略。
“今年,恒天然的煤炭碳排放量減少了11%以上,因為蒂阿瓦木圖工廠完成了使用可再生木屑顆粒的第一個季節。從明年8月起,斯特林基地將轉向可再生能源。牧場主也在盡自己的一份力,創紀錄的數字達到了合作差異框架的最高水平,53%的牧場現在已在執行牧場環境計劃。這對環境有好處,也是客戶所期望的。”
展望目前奶季的情況,恒天然宣布了2021/22財年每股收益預期區間為0.25-0.4新西蘭元,并重申了其對2021/22財年原奶收購價格區間的預測,即每公斤乳固體7.25-8.75新西蘭元,中間價為每公斤乳固體8新西蘭元。
Hurrell表示,牛奶價格的強勁勢頭可能會持續下去。“高企的牛奶價格對奶農和新西蘭經濟都有好處。然而,這確實有可能擠壓我們的銷售利潤率并影響盈利。”
在完成重組之后,恒天然目前正致力于轉向戰略的下一階段,即將重點放在價值增長上。Hurrell表示,根據公司對2030年市場的展望,乳制品行業的基本面——尤其是對新西蘭乳制品的需求——看起來很強勁。
投資可持續發展、乳制品創新和科學
Hurrell表示,為了加強新西蘭牛奶的價值定位,公司將增加在可持續性和研發方面的投資。“新西蘭是地球上碳排量最低的乳制品國家,這是一個獨特的優勢,當你把它與我們基于牧場的運營模式、動物福利標準和規模效率結合起來時,我們有不可復制的東西。”
客戶想知道他們的食物來自哪里,對環境有什么影響,而奶農的生計依賴于穩定的氣候和健康的生態系統。“這就是為什么恒天然希望合作社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在未來十年,我們計劃投資約10億新西蘭元,用于減少碳排放,提高生產基地的用水效率和水處理。”
“隨著我們將更多的產品引入餐飲服務和消費品牌業務,我們將在原料業務減少部分產品,同時把更多資源轉向更高價值的原料,比如我們的活力營養業務。”這將使我們的原料業務更多地集中在身體、病人、消化和心理健康以及免疫方面的解決方案上,在這些方面,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我們在乳制品創新方面的專業知識,”Hurrell表示。
對于公司未來發展,恒天然計劃在2030年之前實現四個關鍵的價值目標:首先,未來十年原奶收購價格的平均價格范圍穩定在每公斤乳固體6.5-7.5新西蘭元;其次,運營利潤從2021財年增加40-50%,加上債務減少帶來的利息減少,這將轉化為大約75%的利潤增長,使我們有能力在2030財年穩步提高股息至每股0.4-0.45新西蘭元左右;第三,集團資本回報率從2021財年的6.6%上升至9-10%;第四,通過計劃中的資產出售和提高收益,預計到2024財年將向股東返還約10億新西蘭元,以及約20億新西蘭元的額外資本,用于投資于未來增長和回報股東。此外,預計還將投資約20億新西蘭元用于可持續發展,并將牛奶轉化為更高價值的產品。
(編輯 崔漫)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