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馨悅
皓元醫藥正通過并購,將服務鏈條繼續向后延伸,并打造“中間體-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的CRO/CDMO/CMO(藥物研發生產外包模式)全產業服務平臺。根據3月4日晚間公告,皓元醫藥擬收購藥源藥物化學(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源藥物”)100%股權,交易價格預計不超過4.2億元。后者主要從事制劑的CMC(制藥行業中化學成分生產、控制)業務。
3月15日,皓元醫藥董事長鄭保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如果“中間體-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的CDMO全產業服務平臺內部協同做得好的話,除了能在時間效率上體現優勢,未來在成本上也能形成一定的優勢。
此外,他認為,公司和一些純服務型的“賣水人”不一樣,皓元醫藥兼具“服務型”和“產品型”,“公司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自我主導的產品與技術的積累,不斷地投資自身。”
打通前后端
力破技術、產能“瓶頸”
若順利拿下藥源藥物,將是皓元醫藥自上市以來的第二筆收購。去年10月,皓元醫藥完成了對合肥歐創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創基因”)增資1.44億元,拿下歐創基因90%的股權。接連收購表明了皓元醫藥將公司服務鏈條向做深、做廣的決心。
據鄭保富介紹,在前期藥物研究階段,下游藥企一般不希望原料藥和制劑是拆分的。如果是拆分出來的話,藥企需要匹配專業的人員來對兩個部分都做管控,這樣在兩部分中間又要加一道溝通橋梁。“現在打包到一起的話,大家一個團隊來做會更高效。”鄭保富稱。
其次,中間體原料藥和制劑一體化后,團隊對客戶的項目認識度會更高,對于項目的發展有一定的預期。在不同的階段,團隊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去做一些前置化研究,從而能夠保證客戶未來在II、III期臨床時更省錢。
考慮到補齊全鏈條服務,皓元醫藥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標的。之所以最終會選擇藥源藥物和歐創基因,除了技術匹配,皓元醫藥更在意的是產能。
在公司近幾年的戰略規劃中,產業化一直位居第一位。
“我們后端業務沒有自主的產能,其實也被市場一直在詬病。”鄭保富毫不避諱地談及。
在此次并購完成以后,皓元醫藥對于自有產能有了更多的掌控。目前,藥源藥物在江蘇南通建有產業化基地,歐創基因則在安徽合肥高新區建有一期項目基地。皓元醫藥的馬鞍山基地也將在今年8月份投產。
按照皓元醫藥的規劃,三地工廠投產之后還能夠相互引流,從而既能體現公司在上游品類上的獨特、全,還能構建品牌化,這也是皓元醫藥在戰略規劃中強調的第二點。
“我們的戰略是非常協同的。”鄭保富分析稱,“過去我們遇到的問題是,往往是設想有時候跟不上發展的速度。所以,一定要給自己的發展留一定的空間。”
在他看來,雖然兩筆并購的標的以往的業績并不突出,但實際上,對于皓元醫藥形成的商譽也不多。更重要的是,對于皓元醫藥來說,公司既收獲一個有一定技術基礎的團隊,還獲得了一個穩固的可擴容的機會。
據鄭保富透露,未來,公司還將尋找一些國內外的標的,繼續突破公司在技術和產能上的“瓶頸”。
轉型CDMO
看好擴產后業績增速
僅僅在藥物發現階段向后延伸,對于皓元醫藥來說,還遠遠不夠。皓元醫藥很早就意識到了藥物發現行業的發展桎梏——準入門檻低、單個公司體量較小。
《證券日報》記者在同鄭保富的交流過程中發現,美國科學服務公司Sigamal-Aldrich是頻頻被提及。2014年,這家在2013年總收入達到27億美元的上游公司被德國大藥企默克所收購。
這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皓元醫藥管理層。
“作為從事科學服務的企業,其實涉及的領域非常多。”鄭保富認為,無論是自我延展,還是并購發展,這是雙向都必須要去做的。
在皓元醫藥目前的基礎上,鄭保富希望先對標Sigamal-Aldrich,積極做好整體布局。早在2016年,皓元醫藥已經開始涉及CDMO業務。2020年,皓元醫藥看到了國內創新藥發展的大浪潮。鄭保富感覺到,“屬于中國創新藥的真正價值階段才剛剛開始”。于是,皓元醫藥迅速將儲備力量投入到CDMO中來。
據介紹,現階段皓元醫藥已經在CDMO業務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處于比較前沿階段的ADC藥物(抗體藥物偶聯物,比同類抗體安全、高效、副作用低)研發外包上。去年,皓元醫藥助力榮昌生物研發的ADC一類抗癌新藥獲批上市。
當下,創新藥企扎堆研發的PROTAC(蛋白降解靶向聯合體,作用范圍更廣、活性更高)技術也是在相似情形下為皓元醫藥所重視。
在整個轉型過程中,皓元醫藥也不再單單提供研發服務的角色,它還在藥品的銷售和知識產權上擁有更多自我主導性。尤其是針對后者,“比如,有的服務會分為獨家服務與多家服務。我們會放棄對一些看好的產品或者技術的獨家權益,這樣潛在的機會將會更多。”鄭保富表示。
去年年中,CDE(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一紙監管規定給整個CXO領域都打上了一劑“鎮定劑”。不過,鄭保富至今仍然能感受到市場對生物醫藥研發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
他對于今年皓元醫藥擴產后的業績增長充滿信心與期待,“首先,希望產能提升后,業績能夠實現比較高速的增長;其次,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希望團隊通過高效運營我們的這些拓展,從而兌現對市場的承諾。”
(編輯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