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氣度下,光伏產業鏈投資火熱,跨界者與從業者正在演繹追“光”新故事。
沾“光”即漲,養豬企業集體向“光”而行。近期,正邦科技、牧原股份、唐人神紛紛進軍光伏產業,投資光伏發電項目。與圈外企業叩門光伏相比,業內企業則紛紛將觸角延伸到上下游領域,期望獲得更長產業鏈條上的利潤。在產業鏈傳導之下,這股“擴產風”又刮到產業鏈細分領域。需求增長正引導光伏輔料企業紛紛擴產,相關上市公司通過收購或技改擴大產能。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2019年起,光伏產業開啟本輪擴產周期。在硅料緊缺和技術革新的背景下,光伏行業積極上馬新項目。但光伏是一個成本優先的產業,跨界者能否踩準時點、押對技術路線并獲得超額回報,還有待觀察。
鏈條傳導“擴產風”刮到輔料
6月27日,亞瑪頓公告,與天合光能簽署銷售3.375億平方米1.6mm超薄光伏玻璃的戰略合作協議,預估合同總金額74.25億元,合同履行期限為2022年6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此前,安彩高科于6月17日披露,與晶澳科技簽訂銷售光伏玻璃的戰略合作協議,合同期限3年,預計總金額約25.39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亞瑪頓、安彩高科等拿到光伏玻璃長單,意味著超薄光伏玻璃需求火爆,未來或持續供應偏緊。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隨著光伏下游需求持續增長,光伏行業景氣度高企,“擴產風”已經從電池組件、硅料刮到了光伏玻璃、金剛線、封裝膠膜、背板等光伏輔料領域。
由于光伏玻璃需求火爆,安彩高科不僅擴產,還積極往上游延伸。安彩高科披露,擬將LNG、CNG貿易及加氣站業務相關資產出售給公司控股股東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以將業務重心逐步轉向技術附加值和毛利率更高的光伏玻璃、光熱玻璃和藥用玻璃等業務。不僅如此,公司還擬收購長治市正慶合礦業有限公司的控股權及標的公司采礦區域內相關資產,介入光伏玻璃上游原材料石英砂領域。
N型電池產業化帶來細線化需求,金剛線頭部公司積極增加產能搶占市場。恒星科技披露,公司金剛線產品年產能規劃為4600萬公里,目前已具備年產2400萬公里的產能。美暢股份披露,到6月底,公司用于硅切片的電鍍金剛石生產線將達到695條,7月有效產能將達到900萬公里。岱勒新材表示,公司金剛線產能持續增長,已經從1月的80萬公里擴產到6月的120萬公里,公司擴產第一階段目標是達到月產能300萬公里。三超新材披露,可轉債項目完成后,公司所有金剛線的年產能將達到1000萬公里。
光伏封裝膠膜、背板等需求旺盛,相關公司多方擴產。膠膜龍頭福斯特6月15日披露,將投資2.26億美元,在越南建設年產2.5億平方米高效電池封裝膠膜項目。信義儲電6月23日披露,為加強光伏膠膜生產能力,公司斥資8450萬元購買光伏膠膜生產線。賽伍技術在接受調研時披露,公司膠膜產能在加速爬坡,現有產能月均2000萬平方米以上,可轉債募投項目完成后月產能將達到3000萬平方米。
此外,光伏銀漿的需求也在持續提升。蘇州固锝近日在互動易平臺表示,子公司晶銀光伏銀漿上半年產銷兩旺。帝科股份表示,公司應用于TOPCon電池的成套導電銀漿已實現大規模量產出貨,得到包括晶科能源在內的TOPCon電池領先廠商的認可,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景氣度高“跨界者”頻頻出手
豬價不振,開“光”加持。養豬虧錢的情況下,養豬上市公司紛紛盯上了高景氣度的光伏產業。
近日,唐人神在互動易回復投資者,公司正在與相關能源單位洽談合作,盤活屋頂閑置資源;公司子公司龍華農牧部分豬場在屋頂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并已運行。牧原股份披露,公司在豬舍和屠宰廠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優化能源使用結構,提升綠色發展水平;目前,內鄉牧原肉食光伏項目已投入運行。
比唐人神、牧原股份“更加投入”的是正邦科技。公司于6月18日披露,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簽署《“碳中和”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合作協議書》,雙方合作加快布局光伏、風電、綜合智慧能源等產業,力爭在3年時間內,建設生態光伏、風電、分布式及集中式綜合智慧能源約1000萬千瓦,預計投資總額達400億元左右。
在圈外企業叩門光伏的同時,光伏企業則紛紛將業務延伸到自己的上下游領域,期望獲得更長產業鏈條上的利潤。
價格高位運行的硅料是企業的“心頭好”。中來股份擬斥資140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TCL中環將聯合TCL投資206億元,建設12萬噸高純多晶硅、國家級硅材料研發中心等項目。工業硅龍頭合盛硅業也要分一杯羹,擬斥資175億元投建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
拉長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成為光伏產業大趨勢。寶豐集團擬構建光伏全產業鏈。公司與酒泉市簽訂合作協議,總體規劃建設35萬噸/年工業硅、30萬噸/年多晶硅、50GW拉晶切片、30GW電池組件生產裝置,以及配套15GW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電站。雙良節能則從設備延伸到硅片,頻獲大單。東方希望擬斥資1500億元,在寧夏打造集光伏新材料、新能源、農光互補等一體化循環經濟全產業鏈項目(寧夏晶體新能源材料項目)。
根據硅業分會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公布新建、擬建多晶硅項目的新進企業約16家,規劃產能預計超過170萬噸/年。
對于光伏產業新風尚,有業內人士表示,光伏是一個成本優先的產業,產業內公司一體化加速,盡可能獲取更長產業鏈條的利潤,有其必然性,成功的概率也相對更高。但跨界而來的投資者能否踩準時點、選準技術路線并獲得超額回報,還有待觀察。此外,當前養豬企業等的跨界只是盤活自身資源,在屋頂安裝光伏,只能稱為“副業”,尚沒有介入到光伏的技術研發中,投資者應注意跨界主題的炒作風險。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