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鏡茹)
中國信用卡行業正經歷一場步入“深水區”的深刻重構。數據顯示,多家信用卡貸款占比普遍大幅滑落,部分區域性銀行不良率甚至突破3%。在此背景下,廣發信用卡的業務步伐與行業趨勢高度共振。廣發信用卡以“三優三進”戰略為錨點,在守住用戶基本盤的基礎之上,實現年活躍用戶大幅增長、不良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調整期的分化與抉擇
行業資深人士分析,當前信用卡行業的經營模式主要有四種,其一是信用卡業務占比較小,主要獲客為網點的國有大行,由于客戶結構抗風險能力強,繼續按照過往模式發展;其二是部分股份行在上行周期高度擴張,存量客戶質量參差不齊,抗風險能力待提升,逆周期中須直面如何減損;其三是較早意識到“危機”的部分股份行,繼續主動收縮,調優結構應對可能更加嚴峻的行業環境;其四是少部分銀行依靠主動擴張“穿越火線”,希冀于新戶增長緩解風險。
對廣發信用卡而言,調優結構、主動收縮之路早已開始。廣發信用卡選擇以“優風控、優客戶、優管理”重構底層邏輯筑牢根基,以“進融合、進協同、進服務”增強動能以破局新的發展階段。廣發信用卡通過發展模式轉變與經營管理變革,推進信用卡業務融入大零售發展格局,打下了穩的基礎,形成了進的態勢。
“無人區”的融合與探索
面對行業調整中各種方向的分歧,廣發信用卡以“進融合”為核心,推動信用卡業務與財富管理、私人銀行、儲蓄、理財等零售板塊深度融合,推動臻瑞系列高端卡以及周五臻選活動成為這一戰略的標桿性載體。該系列產品及活動通過AUM聯動年費減免、卡版定制、高端餐飲權益等設計,將信用卡從支付工具升級為連接消費與資產管理的橋梁。例如,廣發借記卡的持卡人可憑資產規模享受米其林餐廳優先預訂、機場貴賓廳等優享權益。
“周五臻選”品牌活動則聚焦中高端餐飲賽道,通過打造全新的品質消費場景,攜手全國47城數百家品質餐飲名店推出大額優惠,實現翻倍讓利。通過全行融合的零售客戶標簽體系的深度應用,廣發信用卡能夠自動識別高端白金卡、鼎極卡用戶、儲蓄卡月日均資產在10萬元以上的信用卡用戶以及其他高凈值優質客戶,并推送周五臻選活動。數據顯示,自“周五臻選”上線以來,該活動覆蓋的高凈值客群已貢獻近數億元新增消費,月均消費額較大眾客群高出30%。此外,渠道、產品、權益、服務、平臺等等一系列融合探索,構建出了信用卡高質量客戶服務體系,實現了全年卡貸聯動累計撥貸同比大幅提升。
傳統信用卡業務依賴利息與手續費收入,廣發信用卡將單一信貸產品轉化為綜合金融服務入口,通過高凈值客戶的黏性,為財私、零售業務導流。數據顯示,信用卡與零售、財私業務聯動后,高凈值客戶人均資產貢獻得以持續提升,印證了生態化服務對客群質量的優化效應。
“深水區”的風險與出路
盡管新的發展模式初見成效,廣發信用卡仍需直面行業共性難題。廣發信用卡以“優風控、優客戶、優管理”為核心,構建抵御風險的屏障。在前端重塑以質為先的客群策略鎖定優質客群、中端資源傾斜高凈值用戶、后端動態管控高風險資產,實現客群質量的持續調優,打下了抗風險的根基,推動不良率增幅低于同業平均。與此同時,依托線上支付生態廣泛布局與線下真實消費深耕的場景經營驅動,在服務“擴內需、促消費”政策中優化交易結構,將信貸資源向新消費領域和經濟韌性區域傾斜,發力布局低風險優質資產,全力做大優質底盤。數據表明,2024年廣發信用卡場景分期余額較年初實現大幅增長,高風險資產規模同比快速下降,資產組合抗周期波動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分析認為,在行業普遍陷入“收縮保安全”的被動局面時,廣發信用卡通過主動優化,實現風險與增長的動態平衡——既以客群管理筑牢安全底線,又以場景創新和政策響應打開價值空間,更以資產組合優化提升抗周期能力。在不良率攀升、息差收窄的行業困局中,廣發信用卡向變革要效益的實踐,為信用卡行業提供了從規模驅動轉向質量驅動的范本。
(編輯 張偉)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