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6月10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正式對外發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規范》(以下簡稱《備案規范》)和《收單外包服務評價管理規范》(以下簡稱《評價規范》),兩項規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從備案機構數據來看,截至6月11日,已有超3.5萬家收單外包機構完成備案,涉及聚合支付機構超740家。受訪者普遍認為,上述兩項規范的發布將加快推動收單外包服務自律管理,促進收單外包服務規范健康發展。
明確黑名單管理標準
據了解,兩項規范作為《收單外包服務自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配套自律規范,進一步明確了外包機構備案、信息登記、風險信息共享與黑名單管理、自律評價的具體內容、行業標準與操作流程,確?!掇k法》可落地、可操作、可實施,推動收單外包服務市場規范健康發展。
《備案規范》共八章,三十四條。包括總則、備案申請、備案信息審核與公示、備案信息管理、取消備案、異議處理、紀律與約束等內容。一是闡明了制定目的、依據、適用范圍、展業前提與備案原則;二是明確了外包機構備案條件、備案信息及證明材料,備案信息審核內容、標準、時限、公示信息,以及不予備案、拒絕備案的情形;三是規定了已備案機構信息變更,合作信息、業務數據與評價信息報送要求等;四是明確了持牌機構、外包機構違規情形及相應管理措施與自律懲戒措施,強調了數據安全、保密管理要求和工作紀律。
《評價規范》共六章,三十九條。包括總則、外包機構信息登記、外包機構風險信息管理、收單外包服務評價、紀律與約束等內容。一是規定了自律規范的制定依據、適用對象、信息登記與風險信息共享、自律評價的要求以及遵循原則;二是規定了持牌機構登記外包機構基本信息、合作信息等方面要求;三是規定了持牌機構報送外包機構風險信息的管理要求,明確了外包機構風險類型、等級、信息共享及黑名單管理標準;四是規定了自律評價規則、標準、基本流程以及結果運用等管理要求;五是明確了持牌機構、外包機構違反信息登記、風險報送和評價工作的懲戒措施。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備案規范》和《評價規范》有全流程閉環監管、風險管理標準量化和行業規范升級三大亮點。上述規范形成備案、評價、退出機制,明確外包機構從備案申請、信息動態管理到取消備案的全周期規則,細化不予備案及取消備案的情形。兩項規范將《辦法》落地實操化,解決此前自律規則執行模糊問題,通過備案淘汰機制和動態評價體系,倒逼外包市場從“規模擴張”轉向“合規能力競爭”,預計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加強全鏈條全流程管理
2017年以來,在監管部門指導下,協會組織會員單位建立完善自律制度,構建行業信息基礎數據庫,發揮信息登記、自律評級等行業自律機制作用,在提高外包服務市場透明度、公平性,規范收單外包服務展業行為,維護收單市場秩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值得機構端關注的是,《評價規范》對持牌機構登記合作外包機構的信息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持牌機構登記外包機構基本信息,全面了解外包業務實際展業情況。持牌機構登記合作外包機構信息,可全面掌握外包機構的業務范圍及合作狀況等。二是要求持牌機構及時登記并更新外包機構的基礎信息,切實維護支付市場秩序。三是登記高級管理人員信息,構建從業人員信用檔案,了解外包機構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情況,強化對重大決策責任主體的追溯能力。
據了解,下一步,協會將嚴格落實《備案規范》和《評價規范》有關規定,加強收單外包服務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流程管理,規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展業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收單外包服務市場秩序,促進收單市場健康發展。
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綜合來看,《備案規范》意在通過規范備案管理,全面掌握支付外包服務市場狀況,確保外包服務合規有序開展,并強化信息報送。而《評價規范》對評分標準進行了優化調整,評分分布更加科學合理。未來評價結果會是衡量外包機構的重要參考。同時明確持牌機構、外包機構違反信息登記、風險報送和評價工作的懲戒措施需機構端重點關注。未來協會對于收單領域的規范持續增強,這有利于收單外包市場健康發展,更有助于提升支付服務水平和效率,防范收單業務風險,保障消費者權益。”
09:56 | 美諾華上半年凈利預增超140% 營收... |
09:35 | 凝聚全球青年生態保護智慧 華泰公... |
08:51 | 日發精機海外子公司被銀團接管 企... |
23:53 | 長華集團獲新能源車企定點開發 預... |
23:53 | 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聚焦前... |
23:53 | 萬科年內第六次獲深鐵集團借款 累... |
23:53 | 東軟集團:思芮科技已納入公司合并... |
23:53 | 讓折疊屏成為用戶“主力機” 榮耀... |
23:53 | 商業航天駛入發展快車道 相關概念... |
23:53 | 阿洛酮糖成為新食品原料 我國代糖... |
23:53 | 楚天科技:以“中國智造”賦能全球... |
23:53 | 邁向高質量發展 多個行業掀起“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