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樓市調控政策的不斷趨嚴,以及房企償債高峰期來臨,一些房企已經“扛不住”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選取了20家典型A股上市房企,分別就其現金流、利潤率以及負債進行統計和分析后發現,除了降薪裁員、謹慎拿地,以價換量更成為房企共識。尤其是今年6月中期業績沖刺期,房企銷售面積的絕對量創下2018年以來的新高。
數據顯示,品牌房企的凈利潤同比依然增長。從21家典型品牌房企的數據來看,絕大部分第三季度凈利率累計同比呈現明顯增長。如萬科同比增長73.7%、保利地產同比增長39.6%、金地同比增長206.8%,僅有首開、光明地產少量房企同比下降。可以看出,雖然相比二季度房企凈利潤有下滑趨勢,但同比2017年利潤增長依然明顯。
然而銷售后續動力不足,使得一些房企完成年度目標依然“壓力山大”。數據就顯示,7月和8月房企銷量環比6月降幅較大,且“金九銀十”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三季度開始市場整體銷售向下趨勢明顯。
當“過冬論”已經成為市場共識,房企該如何防凍保暖?
償債潮下投資謹慎
2015~2016年信貸寬松的融資環境理,房企迎來發債熱潮。彼時發行的地產公司債以3+2結構為主,因此這部分規模巨大的債務將在2018年~2019年集中到期。據測算,房企在未來三年將迎來兩個償債高峰期。
億翰統計數據顯示,房企第一次償債小高峰集中在2018年9月~2019年10月,償還規模約3800億元,月均償還額280億元;第二次大高峰集中在2020年5月~2021年10月,償債規模約8600億元,月均償還額480億元。從短期來看,企業在下半年就將集中邁入第一個還債高峰期。
償債期集中來臨,意味著沒有做好現金流管理和風險防控的企業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的償債壓力已開始凸顯。從第三季度的財務數據來看,不少房企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而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表明房企面臨較大外部資金償還壓力,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偏緊的背景下,以舊還新的接力融資也變得更加困難。
一位不愿具名的機構專家指出,在當下嚴調控、貸款利率增高的情況下,會影響房企的銷售情況和回款速度,從而影響房企自身的造血能力。若此時還要面臨債務到期、融資難等情況,房企的資金鏈承壓度將大幅增高。
不過其也認為,償債高峰期的集中來臨,對部分房企也是機遇,尤其是現金流充裕、抗風險能力較強的房企,可能會看見像2014年那樣的收并購機遇。
面對資金壓力,不少房企在拿地等投資上已明顯表現出“謹慎”。
也由于相較于部分房企謹慎的投資態度,萬科的逆勢而行在今年被“襯托”得尤為突出。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萬科拿地金額為458.7億元,相當于恒大、碧桂園(8.35+0.00%)、保利、融創四大龍頭房企拿地金額的總和。也由于當期在土地市場上動作較為頻繁,萬科今年第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負257.3億元。
以價換量加速回款
不過盤點可見,典型房企第三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負數的不在少數。
億翰智庫研究總監于小雨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今年企業風險不是很大,無論是銷售數據還是公告出來的業績數據,企業都表示要注重回款和注重現金。
實際上,房企為了加速去化進一步抓緊了今年最后的銷售節點,一些房企從9月份就已開始大規模“折價”,希望能以價換量。
也由此,二三季度房企的去化率和銷售回款有所提升。數據顯示,三季度房企銷售回款普遍較二季度有明顯增長,如新城控股的該指標漲幅高達162.4%。
不過,于小雨提醒,受限購限貸等因素的影響,房企的項目即使開工推盤都順利進行,最終銷售情況可能也不理想。如果調控政策未放松,那么銷售難度可能還會逐漸加大。
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目前房企三季報來看,資金壓力之下回款在加速。從21家典型品牌房企的數據來看,第三季度不少房企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依然為負,如萬科為負214.8億元、藍光為負36.7億元、光明地產為負43.5。一部分房企則通過加速回款來緩解資金壓力,如第三季度光地明產回款累計同比增長48.9%、藍光累計同比增長24.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許多房企設置了不小規模的存貨跌價準備。以萬科為例,今年前三季度,萬科存貨跌價準備余額為人民幣41.4億元。
“這說明房企對未來銷售價格預期有所降低,對市場的預期和判斷比較悲觀。也由于未來能夠釋放的業績空間不大,房企對于當前的結轉不積極,或有所保留為來年過冬做準備。”張波表示。
實際上,品牌房企擴張的腳步并未放慢。從萬科來看,第三季度回款速度雖然同比下降了1.2%,但是投資性現金流凈額為負711.4億元,顯示其拿地以及股權合作等擴張動作依然在持續。無獨有偶,保利、綠地、新城等房企的投資性現金流凈額則顯示出其擴張的步伐。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