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使得國民健康意識再次覺醒,也催生了“健康人居”的新風口,各品牌房企紛紛加速布局“健康+”業務,掀起了一波圍繞“健康生活”的產品與服務升級熱潮。
12月3日,遠洋集團迎來了其“建筑·健康”實踐五周年的重要節點。自2015年正式確立了“健康”作為其第四步發展戰略的產品定位,遠洋憑借起步早、站位高、發力足、后勁強四大優勢模式與打法,在理論研究、標準體系、創新實踐等方面引領了健康居住、健康辦公新趨勢,正開啟一個“建筑·健康”的新時代。
起步早、站位高
遠洋集團首提“建筑?健康”戰略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近年來,國民的健康意識不斷加強,健康越來越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必需品。作為人的第一居所,建筑所賦予人的健康日益受到開發商的關注。
2015年,遠洋集團把“健康”作為第四步發展戰略的產品定位,在中國率先引入WELL建筑標準。2016年,遠洋集團通過「品牌煥新」新聞發布會,第一次對外提出了全新品牌理念——建筑健康,成為探索健康建筑領域的先行者。
事實上,關于健康住宅的研究與推廣,行業也經歷了漫長的探索期。不過,開發商更多是聚焦在節能、節水、節材等技術指標上,而忽略了居住者的感受。遠洋集團所提倡的健康建筑,則更關注建筑使用者的健康、安全、舒適與便捷,從而使其成為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與行業內多從項目層面自下而上推動模式不同,遠洋集團從一開始就將“建筑?健康”寫入了發展綱要,展現了長期深耕的決心與實力。
2015年12月,遠洋集團宣布將國際WELL健康建筑標準引入中國。隨后,遠洋集團集全員之力,搭建起環環相扣的,從規劃、設計、工程、成本、供應商、營銷、客研、客服到物業的健康產品全流程管控體系,終于使得WELL標準在遠洋進入廣州的首個項目——遠洋天驕落地。
在推進WELL標準落地的過程中,遠洋集團還研發和總結出了自己的健康建筑體系。2018年,遠洋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遠洋健康建筑體系1.0》,并于2019年更新迭代至1.1。
從早期的綠建標準、LEED標準WELL標準,再到遠洋健康建筑體系,其對于健康建筑的研究不斷升級,更加關注建筑中人的身心健康。無論是標準體系、產品打造還是品牌理念層面,遠洋集團都走在行業的前列。
發力足、后勁強
遠洋要做“建筑?健康”長跑者
而今,遠洋集團的前瞻性布局正迎來收獲期。
在“南移西拓”的戰略部署下,遠洋集團北京、環渤海、華中、華東、華南、華西六大區域項目全面落地遠洋健康建筑體系。截至2020年11月,遠洋集團在全國落地近90個健康建筑體系項目,面積逾1400萬平方米,健康產品成為驅動區域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此外,遠洋集團也是中國獲得WELL認證項目個數最多、面積最大的企業。截至2020年11月,遠洋集團已有10個項目正式獲得WELL最終認證,包含寫字樓CS認證和住宅MFR認證。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房地產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居住者更加關注房屋健康,開發商也把精力聚焦到健康住宅的打造上。而得益于前瞻性的布局,遠洋集團已占據先發優勢和引領地位,并為不同地域、不同建筑類型的項目實踐提供了諸多可借鑒的寶貴經驗。從科研理論基礎、專業研發團隊,到扎實體系保障,再到優秀產業協同,遠洋集團深入“建筑?健康”全鏈條環節,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力。
疫情之后,遠洋集團正式發布了《遠洋健康建筑體系1.1》。更新后的體系融合了WELL2.0、WELL社區、FITWEL等國際標準,包含了42個優選項、32個可選項,從模擬住戶的生活場景出發,營造全方位的健康環境。
WELL標準與遠洋健康建筑體系,共同形成遠洋健康建筑實施落地的“雙保險”。
風物長宜放眼量。健康是國家戰略,也是用戶的美好需求,更是遠洋集團的品牌底色和發展基因。而健康建筑的打造,是一項長期工程,一時的資本投入或許不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隨著建筑健康理念逐漸浸透到產品之上,在白銀時代的賽道里,遠洋集團無疑有著后發先至的優勢。健康建筑,也將為遠洋集團高質量發展,創造健康可持續的社會價值貢獻力量。
(編輯 田冬)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