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們要探討的主題就是奶酪產業如何來做大做強,我們有請到的是幾位專家,有請各位大咖上場,掌聲歡迎。我們看到現場的各位奶酪的企業代表,以及更多的企業開始來布局到奶酪這樣一個新的賽道,那么作為奶酪的企業如何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就是今天第二輪論壇接來探討的第一個話題,首先有請我們的薛總來給我們做一個自我介紹之后,來對于我們奶酪產業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來發表您的見解。
薛純:主持人好,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好。我是新希望貿易執行董事長,另外還有奶酪板塊就是牧堡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個負責人,我就負責整個新希望貿易,和整個新希望奶酪板塊,謝謝大家。
主持人:歡迎我們薛總,剛剛我也跟大家交流了,想跟我們薛總首先來聊一聊第一個話題,就是我們奶酪如何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薛純:因為整個奶酪行業,我們進入的還比較晚,不像其他領軍人物非常早,所以我們奶酪從2018年才開始做這個賽道,但是晚也有晚的好處,首先我們借鑒了行業的一些經驗,少走彎路,特別是在產品上,是非常好的一些前輩們研發的一些成果,轉回我們優秀的一個產品。首先說這個產品的定位對我們是非常重要,因為奶酪行業肯定同質化產品非常多,所以肯定主要在產品的研發上,在產品的差異化上,我們可能花一些功夫,第二就是在渠道上,渠道上可能大家比較雷同。所以剛才唯一講到新零售,可能在渠道方面做了一些區分,第三我們是后續的一個產業,所以我們在品牌上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我們新希望集團投資消費品的一個賽道,我們奶酪作為這個產業的產品整個集團相匹配、相吻合。所以說我們布局這個產品、布局這個賽道,是跟我們整個乳業,乳業品牌上需要更多的加強,大概這樣。
主持人:好,再次感謝薛總。剛剛也提到了如何來應用我們新零售的趨勢,如何來進行品牌的發展和提升。好,那么接下來我們剛才其實薛總也提到了妙可藍多的創始人柴總,因為剛剛說也是奶酪產業領軍者,您這么有經驗,跟我們現場奶酪產業各位企業代表來分享一下,您做強做大產品核心競爭力有什么樣的方法,有請。
柴琇:首先非常感謝今天這個論壇,設了一個奶酪專題這么一個論壇,這可能歷史上應該是第一次。因為過去中國人對奶酪大家還沒有那么重視,所以在這里借著您剛才問題我想先講講過去五年我們妙可藍多怎么從0到1,怎么樣達到中國奶酪第一品牌,好多人都問這個問題,我說三點。第一就是我們在2016年開始,我們做了一個企業轉型,我們這是一個轉型,第二個轉型也正是因為專注,用5年的時間成為了乳制品就是中國上市公司當中唯一一家以奶酪為核心業務的乳制品企業,也進入了乳業前幾名這也算是我們奮力轉型的一個成果吧。第二個我們覺得在做奶酪,到底給誰吃?從哪個人群入手?當時我覺得我們這個選擇還是比較對的,說奶酪教育從娃娃抓起,我們從兒童奶酪入手,做了幾年時間,現在在兒童人群當中應該在這個人群當中滲透率已經達到了50%,第三點我覺得我們是從做奶酪產品力出發,怎么樣把產品做到極致,把產品做好了,如何讓消費者心目當中一提到奶酪就想到妙可藍多,所以我們在品牌營銷上應該說是用了5年的時間,基本上把消費者心智給占了,所以說過去五年我們從0到1這一步應該說已經實現了。
主持人:特別可喜可賀,聽到您的定位以及五年前的這樣一個五年計劃,以及今天妙可藍多取得的成績,正如您說的專注于兒童的這樣一個專注的細分領域,并且讓大家能夠對品牌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一個認知,也塑造了我們妙可藍多這個品牌的認知度,也再次祝賀柴總,謝謝。好,接下來有請我們三元的陳歷俊,陳總來分享一下,您覺得奶酪企業應該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陳歷俊:謝謝主持人,三元做奶酪可以追溯到1986年,到目前為止三元做干酪的經驗,研究怎么來做跟西方更一致的干酪,質量、價格、性價比包括怎么樣讓中國人接受,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個途徑就是說給西餐,肯德基這一類大的西餐連鎖業來做配套,這樣怎么做跟西方奶酪一樣,怎么更好,這是我們到目前為止做工作一個主要的總結,我覺得是。當然基于這個知道我們做了,我們能做干酪,為什么?因為大家知道干酪是奶產業里面的一個皇冠上的一個明珠,質量控制嚴,我們基于這個要求要有最好的一個奶酪,要有最好的技術,要最有經驗的工人,基于這個原因,我們做到,當然除了這個以外,我們要提一下自己的企業奶酪的正確率,除了質量安全方面保證以外我們還做了很多創新,創新包括核心的輔料,包括設備、包括技術等等,所以這個可以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目前唯一一個做EMC的,叫霉菌干酪,我們自己做下來以后相對來說性價比好,營養質量更好,在這樣的話真正實現了從原料奶,做出原干酪,實現了全部技術、設備原輔料在自我供應,這是一個,我們要做的一個工作。
當然接下來要做的一個工作包括產能來講,最大的一個市場怎么做ToC,對個人市場這一塊我講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當然我們要從ToB業務來說,我們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精準的結合中國人的飲食把干酪變成中國人飲食里面一個重要食材,這個方面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第二個臨時化,當然柴總做的很好,我覺得還是有很多機會,讓干酪以不同的形式體現在市場化方面,這個我覺得接下來會有一點有意思的一個產業鏈出來。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就是怎么把它有一個主食的配料,或者零食化的一個東西,變成必不可少的東西,比如說把它變成嬰幼兒的一個輔食,或者把它變成中老年人補充品,不只是普通牛奶干酪的一個屬性,而更多營養健康的屬性。這一塊我們做了一些工作,接下來我們可能會有一些產品上來,確實是基于基礎研究,總之我相信未來干酪還有很大的機會,無論是ToB業務也好,ToC也好,包括健康產業上面也好,我覺得還是大有可為的謝謝。
主持人:謝謝陳總提到了干酪如何對健康,尤其在健康產業這樣持續發展態勢之下,我們老年人其實特別需要補充干酪,像您說兒童應該增加到輔食等等,這也是提高我們大眾對于健康認知階段,我也希望所有奶酪企業一同來努力,再次感謝陳總,我們也請到了兩位金融界的專家,首先有請華遠資本的李波李總,有什么樣的專注點,有請李總。
李波:我們這個團隊大概最低的是十年投資經驗,我19年,我也是今年剛剛出來,我們幾乎是國內前十的創投公司出來,我們是一個老兵新做,開始做一個平臺,過去是這樣,過去統計了70%是在硬科技,30%左右是在所謂的大消費,消費升級這個領域當中。包括一些茶飲、共享類的單車,今天也特別榮幸坐在這里,柴總,我的孩子就是你的鐵粉,汪汪隊,所以剛才提到核心競爭力是這樣的,非常不容易的一個傳奇,我不能說是一個神話,應該說是一個傳奇,那么對于現在這個行業來說,一只獨大在前,我不說國產,就是進口國外的品牌。…那么整個行業市場是擴大的,因為中國人你說平均我們有一個數字,一個人平均才0.1公斤,大概0.1公斤的消耗量,在法國也讀了博士,法國大概是15.9公斤,那就是接近160倍,所以這個市場就像當初的那個房地產市場一樣,整個行業的空間是巨大的。
那么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巨頭在前面,那我覺得從我的角度,我覺得從投資或者從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可能是兩種思路,第一種思路那就瞄著妙可藍多,你要么學習他,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依然足夠大,三胎要放開,還有老年市場,這是一。第二你模仿他,你模仿他的思路,你另外在去找一個市場,比如說老年市場,你要么追隨他,他去做什么,你要么顛覆他,你找到他模式當中的不足,這是一種模式,因為有了一個標桿,有了一個榜樣,那么他打開了一個就像剛才我邊上這位老總說到,陳總說的,他已經在起步,已經有了一份,有了一份在前面也好干。第二其實就說到核心競爭力的本身,我如果不能夠相對競爭,那么我就OK,我不去考慮這個妙可藍多的事,我考慮我自身,從戰略的角度考慮自己的資源,也就是我們這種來做奶酪的企業,我究竟核心的資源和能力在哪里?我們從投資的角度可以這么看。你究竟是有奶源,還是有很好的加工設備或者加工工藝,還是有降低成本的方法,我能把污染處理掉,還是我有強大的IP塑造能力?就是你要通過這些能力塑造,因為市場還是足夠大,無論是現在的西餐領域當中西式餐飲,年輕人的西式餐飲化加上我們的消費升級,這兩大領域當中都有巨大的空間可以做,所以核心競爭力打造我們現在來看,因為從這幾年來看有一些我們同行的朋友也投了一些相關的企業,但是也還是比較散的,就沒有形成一個固定的或者說大家都認同的投資邏輯。
那我倒覺得今天在這兒跟大家去探討的就是能不能找到基于核心資源和能力來打造它的核心競爭能力,所以這個特別重要,你可能團隊特別強,那就按照團隊來走,因為市場足夠大,我先說這么多。
主持人:好,謝謝李總,從投資人專業角度來分析如何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好,接下來有請我們源峰基金的付總來分析一下,你也可以從投資的角度來分析,包括企業的競爭力。
付竹云:謝謝主持人我首先介紹一下,我們源峰基金前身花了很多力氣做系統性產業調研,從我們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一個抱著一個學習的態度來跟各位產業里大佬們去學習,社區效率來說還是從滲透率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未來首先這個產業的空間是不可想象的,會有一個可能比大家想的還要寬廣的這樣一個空間去發展,那從具體怎么看這個企業的競爭力,我們的角度可能是從四個方面來看,因為我們現在認為從初期每家可以靠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去迅速的擴大自己的優勢,但是現在消費品企業走到中期以及往后想走到更遠,可能現在來說需要一個綜合性的能力和素質,我們主要從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和團隊力的四個立交度可能都會去衡量。比如說我們看品牌力可能初期更多是這樣品牌的認知,但是后期誰能把品牌做出黏性和社交屬性,可能就比較關鍵,因為我們從大量的中端消費者調研來看,其實也得到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發現現在小朋友們其實是非常在意你用的這個奶酪棒分享給自己小伙伴的品牌是什么,所以說其實怎樣能夠真正的深入到消費者去把這個認知給做扎實,以及做成不斷的復購這樣一個屬性可能是接下來非常重要的一點,從產品力上來說,我們覺得不論是從產品的品質這可能是我們認為最基礎的一個要求,但是怎樣能把新的產品創新的精神不斷的去延續下去,怎么把每一個創新的產品都作為一個非常用心的大單品去打造,那可能這是我們去看的一個角度。
從渠道力來說,我們不光是看這個渠道的包括數量還有渠道的利潤空間,但我們可能會更多的考慮這樣的一個渠道的管控能力和渠道效率問題,以及怎樣應對市場不同的需求去轉變這個對于新渠道這樣的一個布局,甚至是細致到真正的消費者需求在哪里,我們就撲到哪里。比方說我們調研會發現,有一些在孕婦這樣的一個經常出現的場景,是不是她隨手可得可以買到,然后小朋友需要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隨手可得買到,這樣一些細節可能是我們后續會觀察一個角度。最后說到團隊力和組織力上來看,我們可能后續也不僅僅只是看大家的激勵、收入角度,更想看到這個組織的活力,怎樣能夠激發每一個人這樣的一個創造和奮發努力的這樣一個底層的需求。怎樣能接觸到市場,不論是自上而下,還是從市場端,能反饋到產品端和渠道端,打造成一個有機的活力,去不斷的推進這個產品的創新和促進這個整個產業這樣一個推動,可能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一個角度。我先分享到這里謝謝。
主持人:再次感謝付總,投資剛才你也提到幾個力,也希望我們奶酪行業企業能夠關注到這五個力,也促進我們更進一步與資本市場來進行對接,再次感謝付總。下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國際奶酪業以及中國奶酪業要做出一個對比,中國奶酪業起步相對是比較的晚,與國際很多行業巨頭相比,如何來破局呢?我特別想聽現場幾位奶酪業的企業跟大家來分享一下,還是從薛總開始。
薛純:奶酪完全是一個舶來品,完全是具有西方特性的產品,中國人是沒有奶酪的,第一個供應端,我們所有奶酪都在國外,就是包括所有的原料,主要干酪都在國外。所以我們整個供應鏈是受制于國外的,這是第二個,第三個我剛才講到我們奶酪的一個,我們要好好去分析,去思考這個奶酪,這個奶酪是一個文化屬性非常強的一個產品,法國有2600多種奶酪,包括整個歐洲和美國,奶酪的消費量占到了50%以上,然后中國是奶酪消費品只有3.5%-4%,這是第三個數據。那么第四個數據就是說,我們整個在奶酪的消費里面,就是說我們現在目前大家認知的奶酪可能是棒棒奶酪,兒童奶酪,真正的市場是餐飲和烘焙,這是非常細分的一個領域,非常細分的一個產品,而且他是受年齡的限制。所以我們認知的奶酪,我認為我們要重新去認知這個奶酪,而不是說我們要做到這個奶酪…我想布局首先我們在做一些消費品C端產品,包括棒棒可能只是整個賽道當中一個產品。我們這個牧堡公司是下面一個合伙的企業,這家企業除了棒棒奶酪,我們還有更多的從國外進口的,我認為要把奶酪這兩個詞好好去分辨一下,說我們到未來我們跟中國我們這個行業包括我們這個乳業,我們到底做成什么樣的一個奶酪產業,那么剛才講的和國外,我認為現在是沒法和國外比,包括剛才講的人均消費也好,整個市場也好,包括產品類也好。如果說我們要國際企業,我們只能怎么去融合,讓西方的文化還有中國的消費者、中國的消費習慣去,這樣我們可以打造讓妙可藍多,包括實際上一個是他們做出來非常好的一款兒童奶酪產品,至于未來只有我們從產品上會有一個顛覆性的,適合中國消費者消費的一個產品,才是我們可以打破國際競爭格局一個好的方法。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薛總的分享,薛總提到了如何滿足我們中國的消費者的需求。那么我們都知道,剛剛也說了,我們不管是您的上海這家企業其實也是一個,上海也是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地方,也是有很多西方的一些奶酪,我相信很多上海市場包括杭州市場也都非常接受,如何來進行全國性的推廣呢?也是未來打造消費者的一個認知,也希望大家能夠進一步的不管是在市場還是通過媒體來進一步的加強,這也是您提到非常好的一個方向,再次感謝謝總。接下來還是有請我們的柴總來分析一下,您覺得在國際的行業巨頭來對比或者是競爭,如何來打造中國的奶酪企業品牌,有請。
柴琇:剛才我講到了第一個問題時候我說第一個五年我們做了什么,第二個五年正好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們在第二個五年里我們定了一個目標叫中國領先世界一流,那么跟世界這些大的奶酪企業比,你怎么能做到世界一流?怎么跟他們競爭?其實定這個目標的時候,大家在座同仁都知道,我們引進了蒙牛作為我們大股東,當時、我們現在的董事長的,就跟我說,柴琇你也可以考慮做世界第一,當時我沒答應他,我來做一個深入調查,什么是世界第一的奶酪,我坐在這里可以很自豪的說工廠和研究全世界奶酪看的最多的一個人,目前我還找到比我更多的。回頭我看世界各國大的奶酪企業,我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奶酪的地域性比較強。
單純一個大的奶酪企業不管前十哪家企業,在奶酪這個份額當中數量都不大,為什么?就是因為奶酪與一個國家的發展歷史和飲食文化相關,所以奶酪有地域性,那么作為14億的中國,如果未來中國人吃的奶酪一定是適合中國飲食文化特色的奶酪,所以如果14億人經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我們這么多企業一起來做出奶酪,在中國有可能你做第一你可能就是世界第一,所以回過頭我就跟董事長你布置這任務我就接了,我說未來五年希望能做到你提的目標,中國領先世界一流。怎么去競爭?剛才新希望薛總說了,我們現在看到只是一個奶酪棒,大家都在奶酪棒的競爭,其實在五年前做奶酪的時候,我們去研究中國的企業,其實身邊三元才是奶酪做的最久,特別是奶酪片,也叫芝士片上是最好的,其實現在也是老大的,我們也還是在他們后邊,在奶酪片上,那么大家知道奶酪在全球2000多的品種,中國的奶酪棒我認為支持我們進入奶酪的第一只大單品系列,未來可能是奶酪到奶酪食品,三個賽道上可以同時發力,這里從競爭意義上怎么做到中國領先?因為我們用了這么多年以后…我們企業的設備可能跟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加起來總和可能我們實力的奶酪設備,我們該進就進了。因為大家可能也知道,我們通過跟蒙牛戰略合作,我們做了30億也到賬了,所以我們不像剛剛做奶酪的兩手空空,現在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所以我們在設備上已經有了先發設備,在產品研發上我們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上也是比較嚴格,但是就有一個系統不控制人數,就是研發,我們現在擁有中國最多的研發人員在妙可藍多,博士、碩士,而且我們跟很多的這些像現在大學學會,很多的大專院校也做了聯合,一起來研發,要做好奶酪(3040)有些棒的奶酪適合中國人吃的奶酪,就應該用鮮…可以做奶酪薯片,其實我覺得奶酪真是像國外一樣可以無處不在,就像剛才那位女士說的,其實在中國這個奶酪剛剛開始這個賽道是一開始我們說我們進入了一個細分市場,進了一個小賽道,越做越發現,這個賽道不是那么細小,也不是那么窄,越做覺得這個賽道越寬,所以未來妙可藍多在產品力上怎么樣在奶酪食品上創新。
現在大家都看到了,有人說奶酪進入紅海,奶酪一百多家都進入了升級迭代,只是奶酪系列當中一個品類而已,現在我們做很多奶酪,我們上的很多奶酪設備,推出的時候中國都是唯一,所以我覺得奶酪這個賽道大有可為,各個家特別是地方企業,我覺得只要你再一個奶酪選準了你就好好去做,這個品類完全可以當第一。所以我說中國的奶酪靠大家一起來努力,一起發展壯大,只有這樣我們這一代人才能把中國乳業由奶粉時代進入到奶酪時代。
主持人:非常感謝柴總,其實我聽到了一個創業者的這種激情和熱情,也聽到了您對于我們整個奶酪產業的信心以及呼吁我們所有的乳品企業在我們這個奶酪產業進行深耕,進行細分領域的再細化的這種細小的競爭,我們也希望未來我們的這個妙可藍多會像您說得那樣,未來五年的計劃成為世界領先中國第一。
陳歷俊:國外的路徑,我們可以去學習的話,其實還是有地域性,我們不一定在每一個地方建一個廠,但我覺得可以結合每一個地方的飲食,做一些相對有特色的產品,這個我們已經在某個特別的地方做了一個特別的干酪試了一下覺得還不錯,有地域特色的干酪食品,包括跟飲食相關的,包括作為一個食材,這塊會是我們的一個機會。這是第二個我要說的。
第二個我還補充一下,除了這個以外,關鍵是要給我們這些客戶給一個解決方案,我們應該給一個方案,第二個我要說的。第三個特別說在哪兒呢?對消費者的一個教育,對消費者教育大家知道,干酪一定適合多樣性的,所以這一塊換句話說我們也提到,無論是它的零食化也好,無論是做營養品也好,還是產品表現形式也好,當然我覺得來說零食必需品肯定是不一樣,接下來我們在這一塊我們希望有一點釋放出來,讓它有一點不一樣的東西,對于我們消費者對于我們引導干酪消費的時候,我覺得還是很有比例的。所以我覺得接下來不只是我們,當然包括信息化,還包括其他一些乳業企業也好,我覺得這個干酪企業其實還是蠻有機會的,但是我不建議大家就在一個產品形式方面,因為接下來國家標準也會大力改變。
像包括飲食方式,尤其90后、00后、10后,這個成為消費主體的時候,我相信目前奶酪肯定不是現在的奶酪,但是世界的奶酪可能會成為我們學習的一個機會,謝謝。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陳總。而且您剛剛提到干酪市場如何跟我們消費和我們的飲食各個菜系來進行一個結合,我覺得這個點非常創新,非常好,影響大家飲食習慣,同時促進迎合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很好的方向。再次感謝我們的陳總,接下來繼續有請我們資本方的李總,來談一談您的想法。您覺得中國奶酪企業或者說我們的干酪企業如何來進行您的選擇和投資?有請。
李波:剛才有一位老總也說了,奶酪這個東西它是有文化特色,大多數在西方特色奶酪,在我認知當中,中國人大多數是吃不下去的,我舉個例子,你要么自主創新,說白了我就是做我有中國特色的奶酪,因為品類多,幾千種,多個幾十種也沒關系,有中國特色的東西,你在西方產品線路上我們是沒有能力競爭的,因為經過那么多年的發展。他發酵工藝,你沒有辦法造出來,就很難的,不可能的。所以這是一個產品力,就是我們有沒有一部分可能我們有一定的品類能自主創新,這些品類能適合中國人,甚至于適合亞洲人,那么能適合這種一部分西方人,就是這是一個品類的革命,就是核心技術的研發。那么第二類走回來你就變成什么呢?那我們無非是我們跟國際巨頭去競爭的時候,我們的企業是中國企業。我們熟悉中國市場,對不對?我們的產品力、我們的品牌力、我們的渠道力、我們的這種團隊力,按照剛才這個說法,它是有中國特色,我們更容易把握市場。
所以他這個當中又延伸出來,你比如我們說在餐飲市場上,你比如我們說這種消費市場上,你看不管現在西貝還有奶酪餅,還是我們投奈雪的茶,他也推出其實是奶酪蓋,其實各個品類都在創新,只是說我把這個品類能不能成為各個行業創新的一個點,那么這個點就很重要,如果大家認同這個點,那我們這個行業好干了,ToB的,如果大家不認同,剛才三元老總說解決方案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倒是覺得更多的讓西方的奶酪把它口味或者它的飲食習慣國產化,讓大多的中國人或者是特定的細分人群能夠接受,這是我們國家的奶酪企業和這種國際巨頭之間競爭我們最有利的武器,也是核心競爭所在,這是巨大價值投資所在。我就說這些。
主持人:謝謝李總,讓我們打造中國特色的奶酪和細分市場。有請付總,發表您的見解。
付竹云:我們是這么看,奶酪這個產品形態其實相對來說工藝加工程度還有產品的形態其實是非常多樣的,那在這個基礎之上,其實就有很多創新的空間在,另外我們在梳理這個乳業發展歷史的過程中發現,其實每隔一段時間,在中國整個乳業市場上就會有一種非常新的產品形態出來,不管是從我們自己的液態奶來說,常溫液態奶來說,還是常溫酸奶來說還是到現在的奶酪棒來說,其實每隔一段時間,整個乳業產業總是會出現在各種從業人員的智慧下總是會出現非常好的這種滿足我們中國人特色的產品形態,所以我們是非常相信將來在這種大家無論是在產業還是資本的共同努力下,是會在中國的奶酪市場上有一些新的突破。
另外一點就是其實有時候不見得要跟隨西方奶酪產品形態和飲用方式來去完全的搬回來或者套用,其實可以打通他底層這樣一個邏輯,進行更多這樣一個產品形態的創新。另外一個我們可能也甚至是跳出整個動物蛋白這個奶酪的范疇去看,因為我們也是在關注植物基因,植物蛋白這個形態,其實底層的邏輯都是蛋白發酵技術,這個是相通的,可能就是在整個跳出被框定的范疇,找到根本原理的角度,或許更多創新存在,這是一個粗淺的見解,謝謝。
主持人:謝謝,我們都知道在資本的助力下,我們乳品企業以及奶酪企業都在快速成長,企業如何利用資本將自己做大做強,這是我們今天圓桌論壇第三個話題,我們請各位從資本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如何來利用資本把企業做大做強。薛總。
薛純:實際上資本對我們整個乳制品產業非常重要,另外從奶酪來講包括柴總這個企業,它是一個頭部企業,可能現在是強強聯合,資本非常好進入這個領域。我們這個領域正常還有小的一些創始人,他也是借助了資本的力量,那么可能就是因為柴總這邊是一枝獨秀,還有我們小的企業他也在借助一些資本,當然借助資本也有表現好的,也有表現相對弱的,資本它還是有一個要求的。那么實際上整個我們產業,這個行業上已經進入了一個資本的,資本已經進入了我們這個行業,未來對我們這個行業促進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確實我們這個行業起步是非常艱難的,實際上我們很多企業已經死掉了。
實際上這個產業特別是兩三年之前,因為它這個產業門檻相對比較低,有的是不需要設備的,柴總說他有全國最好的設備,柴總也知道很多企業他是沒有設備的,他做什么呢?我們在國內應該是有好幾個基地,有的達到了整體的生產線,這就是他沒有資產的品牌,也沒有所有知識產權,他所有的工作都是為小的客戶,中小型的客戶做代工的?就是說其中有一個他是資本不夠,那么他的渠道也好,他的品牌也好,包括他的產品也好,還是需要投入的,不是說我們有一套設備我就可以做這個產品,做這個產品很簡單。
其實現在我們可能做代工品牌可能有十個,包括我們信息化這邊也有一些代工,但是這些企業只是利用他自己原有的一些渠道,和一些所謂對產品的認知,他做了我們這方面代工的一些工作,最終總體結果并不理想。我認為我們如果說奶酪企業要進入資本的,我認為非常好的一個途徑,如果有這個資本進來,首先把這個講好了,就是我們要做好整個我們奶酪企業一個頂層設計。比如說我們達到怎么一個戰略性目標,三年或者五年內,第二就是我們要借助這個頂層設計的東西,我們要建造一些核心的要素。包括我的產品,包括我們的一些研發,包括我們的一個產品力。
第三個實際上還是要說我們借助這個資本以后,最終我們要把產品實現到市場當中,最終的結果要受到市場的考驗的。所以我認為就是整個資本的核心,如果要投資這個領域,我認為核心是產品,因為剛才我們都講到奶酪的一些文化的東西,中國真的是適合做奶酪。所以未來有一款非常好的產品,我認為才是投資的核心,另外我最后講一點,現在我這個公司雖然是新的企業,但是我們這家公司是很好的企業,我們也歡迎資本參與到我們整個奶酪的一個賽道發展當中,謝謝。
主持人:非常感謝薛總,也希望期待與我們現場這么多家機構一起大力來合作,跟資本來聯姻。好,有請柴總,剛才您也講了,您跟資本對接的故事,暫時已經投入研發包括投入到設備當中,后面還有一些什么計劃嗎?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
柴琇:應該說過去五年在資本這方面我們是受益很大的。比如說我們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把上市公司改成了妙可藍多,這一改妙可藍多品牌力少投不少廣告,一個改名那么人知道妙可藍多,我覺得這個很重要,在一個就是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打造上,其實我們公司高管都實現了財務自由,我覺得這樣讓團隊凝聚力變的更強。我們在打造企業競爭力的時候,我們也做整合,我們也進入了蒙牛,成了大股東,這個過程中更確定讓我們有足夠的能力來在這個奶酪賽道上穩穩當當的往前走,所以過去我們在資本方便應該說是講的很清楚,一手抓產品一手抓產品建設,一手我們叫整合力,怎么樣能借助一切力量,把妙可藍多做成在中國奶酪發展事業上能做出我們一點的貢獻。
那么在未來我和我們董事長我們倆也就這個事溝通過,我們敞開胸懷和一切有助于做奶酪上下游企業包括國內國外奶酪有特色,能跟中國奶酪發展相關的產業或者是行業,我們愿意跟大家聯手,不拘一格,各種形式,所以大家有在奶酪上有什么想法咱們可以聯手。比如說我現在已經布局了全國整個網點,我們應該到今年年底我們應該有一百萬個網點,到明年應該有二三百萬,比如在線上線下,好多剛剛進入這個奶酪行業的企業,很多還做不到。比如說在產能上,你上兩條線,三條線你的成本會很高,但是我一百條在生產的時候,大家可以聯手,像剛才大家說的地方鼓勵企業,你是什么奶酪,咱們一起來研究,你地方特點的東西,你做全國渠道一開始投入力度,咱們聯手一起做,所以我在這里也是拋出橄欖枝,更愿意和同仁們借助資本力量,把中國奶酪做大。
主持人:我覺得柴總說的特別好,一個是擁抱一個是整合,也希望大家擁抱新時代,而且整合各方資源,一起努力吧我們中國奶酪市場來做大做強。好,有請我們三元陳總,發表您對于資本市場的一些見解。
陳歷俊:對資本來說我是外行,但是奶酪有機會跟柴總這么高的熱情來呼吁大家投資這個奶酪,做奶酪我覺得還是蠻對的。所以我覺得對資本來說,奶酪是一個機會,但對于乳品企業想做企業來說,想做乳品來說奶酪也是一個機會。我覺得肯定不能跟錢為敵,所以沒錢的時但是對于企業來說,這樣的資本化可能也是一個好事,我覺得要是大家想做乳品的話,我覺得確確實實,奶酪還是可以做的一個機會,做酸奶也可能還有機會,但酸奶現在勢頭不好,干酪市場也好,機會也大,可能有不一樣的故事…對干酪這個產業來說,資本應該對這個產業發展來說應該是助力的,而且我覺得反過來說,資本的助力我相信中國的干酪產業會發展的更好,謝謝。
主持人:好,再次感謝陳總。也鼓勵我們所有的資本企業,或者是來投資這個市場,有一個牌子說倒計時,5分鐘,其實我也特別想聽一聽我們李總的見解,因為你是比較懂市場,而且您投了這么多項目,非常有經驗。
李波:我們是這樣,不光是他們在找,資本也很慘,我們也想找項目,我們也想借助奶酪產業做大做強,這個是這樣。第一我們關注你有沒有核心技術,我們中國奶酪業發展我們需不需要核心技術,需要到底在哪里?比如乳清的處理,到底是什么?有沒有投資價值這是一塊,如果這一塊沒有特別明顯,因為我們進口15萬噸,國產只有1萬噸,那好,我們做商業模式,我建議尤其是那些早期的企業或者規模不大的企業,花精力、花時間打造頂級商業模式,也就是你只有有商業模式資本才會進來,你才有估值,你才能按照市場規則規范堅決管理科學運營。
主持人:謝謝李總,繼續來有請我們美女付總。
付竹云:簡短說一下,因為我也沒有各位這么長的經歷,但我們就是遵循市場、尊重企業家、尊重消費者,長期堅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謝謝。
主持人:我們薛總還有一句補充。
薛純:我們實際上非常歡迎資本進入我們企業,奶酪真的要多講一些,因為我對奶酪有很深的情感。我剛才講,大家都知道我說奶酪是我的情人,你作為一個爸爸讓你的女兒和兒子感受不一樣,對他的要求是不一樣,最后他對你的反饋是不一樣,所以我們就是說你資本投資首先我對奶酪情感和認知,然后我剛才講說有了這個基礎以后,我才會有產品的研發,包括我們有優秀的團隊,實際上就是我們的資本,不光是我們新希望,整個希望他們這個資本快速進入奶酪賽道,讓我們整個奶酪行業在中國領域當中迅速的發展,然后這個奶酪也在國際當中剛才講的主題,在國際奶酪當中創作出我們自己中國特有產品。
主持人:再次感謝幾位乳業大咖和我們的資本方帶來我們第二輪的精彩論壇,再次感謝,請我們嘉賓共同來合影留念,我們就完成了我們今天第二輪圓桌論壇,奶酪產業如何來做大做強,請我們各位嘉賓往中間站。好,為我們的奶酪產業來點贊,其實也要為我們奶酪企業這種精深和專注,以及堅持不斷不懈努力,而且這份熱情,這份責任心來點贊。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第三輪的圓桌論壇環節,有請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藍燦輝,藍院長來主持我們第三輪圓桌論壇環節,掌聲有請。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