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馮雨瑤)7月31日,作為2025汽車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重要活動之一,全球化戰略與合規挑戰平行主題論壇在重慶市江北區舉行。來自政府智庫、頭部車企、國際律所及科研機構的多位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政策導向、產業趨勢、標準銜接、本土化實踐等話題展開深度對話,為汽車“出海”行穩致遠建言獻策。
近年來,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據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汽研”)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分別實現311萬輛、491萬輛、586萬輛,中國也在2023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今年以來,這一趨勢還在延續。
中國汽研副總經理王紅鋼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中國汽車產業處于“出海提質增量”的轉折期,從單一“產品輸出”邁向全鏈條“體系輸出”,力求實現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重要跨越,要以技術為驅動、標準為橋梁、品牌為核心,實現可持續的國際化發展。
全球化進程的深化,既需要企業開拓創新,也離不開政策引領與平臺支撐。
王紅鋼介紹,作為國家級科研平臺,目前中國汽研構建覆蓋政策咨詢、標準解讀、法規應對、環境測試、適應驗證、市場反饋的全鏈條全球服務體系,為中國車企提供全球市場“適應護盾”。依托中國中檢全球資源,中國汽研在德國、匈牙利等國家和地區設有技術服務團隊。下一步,將持續推進“標準+裝備+人才培訓”的體系化出海工作,加強與海外機構合作,推動中國標準全球落地適配。
就汽車產業全球化戰略與合規挑戰議題,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董事會秘書石為從經濟信息服務汽車產業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需要數智化決策支撐;二是需要多維度海外資源賦能;三是需要高質量國際傳播加持。
主旨報告環節,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以《我國汽車出海前景廣闊》為題,從宏觀視角剖析市場機遇與挑戰。他介紹,我國汽車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地消費者的歡迎,特別是在東盟等新興市場。他認為,未來新興市場規模將越來越大,繼續成為拉動全球市場增長的主導力量,并推動全球汽車市場持續擴張。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谷民崇從技術性貿易措施角度探討中國汽車出口的“質量攻堅”。他認為,汽車企業應充分認識到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把“雙刃劍”,要持續精進做好合規性,打好組合拳,做好信息共享、抱團“出海”。東北證券原首席經濟學家付鵬則帶來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滲透率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與全球競爭新階段的思考。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從貿易出口到本土化運營,中國汽車出海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存。全球化不僅是市場的拓展,更是技術、標準與服務的全面對接。
“新能源汽車出口正重塑全球汽車貿易格局,然而在全球市場中,各國技術法規和標準體系差異大、更新頻繁,認證要求不統一等,增加了企業海外合規成本。”“新質賦能”分享環節,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海外事業部總經理鮑歡歡說。
她建議,一是要以標準與合格評定為抓手,化解新能源汽車出海的制度性障礙,二是要通過國內制度完善與國際合作拓展雙輪驅動,推動新能源汽車制度型出海,三是要通過政府政策引導、企業需求牽引和TIC(提供測試、檢驗與認證服務)機構的技術支撐,共促新能源汽車出海提質增效。
此外,UL Solutions高級咨詢師趙啟東,伊狄達山東公司總經理助理周豪,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絲路事業部副總經理、前新華社老撾萬象分社首席記者榮忠霞,泰和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鵬飛,還分別以《解鎖R171合規密碼:組合駕駛輔助的安全落地實踐》《全球工程服務伙伴,鏈接世界市場》《中國汽車出海如何更好行穩致遠》《汽車制造業及產業鏈技術出海合規及風險保障》等主題作分享,為汽車產業全球化布局提供實戰參考、合規落地解決方案,共繪“出海”藍圖、構筑共贏生態。
(編輯 張明富 黃力)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四連漲...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