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招行與京東金融推出“小白信用聯名卡”,幫助年輕人獲得第一筆信用
■本報記者 于德良
“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2008年末馬云的這句話讓人驚詫。然而,如今銀行和互聯網企業在碰撞與交匯中都發生了改變。
今年6月份,在7天的時間里,工行、農行、中行分別與京東、百度、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再加上4月份建行的牽手阿里,四大行與“BATJ”走到了一起。這預示著金融大腕與互聯網大咖的合作將要上演新的金融業變局。
7月6日,京東金融又與招商銀行宣布推出業界首張以“信用”作為主題權益的聯名卡——“招行小白信用聯名卡”,幫助納入年輕人的第一筆信用。用戶登陸京東金融官網、京東金融APP或招商銀行官網、招商銀行掌上生活APP即可輕松申請。
在“BATJ”與銀行的合作中,京東金融邁出的步伐更快、更扎實,也更務實。從與中信銀行等發行小白卡,到與銀聯、工行的戰略合作,再到第一款小白信用卡,京東金融已與400多家銀行達成合作。而京東金融的每一次產品迭代,靠的都是金融科技這塊“起跳板”。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曾表示,“金融科技價值最大化的體現就是輸出科技能力,為行業搭建基礎設施,這個模式的核心就是將數據和技術融入業務中,通過融合實現極致的客戶體驗、高效的業務管理、降低在各個業務環節中的成本,而不是去所謂的顛覆銀行。”
從聯名信用卡到信用聯名卡
小白卡的進階之路
小白卡的誕生始于京東金融與中信銀行的擁抱。2015年8月27日,京東金融與中信銀行聯合推出國內首款純白卡面設計的中信京東白條聯名信用卡,簡稱小白卡。在小白卡發行的100天里,就取得了100萬張的申請紀錄,這個發卡效率要比傳統銀行高10倍以上。之后,京東金融又相繼與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進行了類似的合作。
2017年1月4日,京東金融與中國銀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支付產品創新、聯名卡、農村金融等多方面展開合作。今年6月29日,京東金融聯合華夏銀行、上海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廣州銀行推出了“白條”聯名卡。此次與銀行機構推出4張基于銀聯標準的聯名卡,意味著京東金融與銀聯戰略合作協議加速落地,也是其通過科技能力服務金融機構的重要一步。
而一周后,7月6日,京東金融聯合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推出業界首張以“信用”作為主題權益的聯名卡——招行小白信用聯名卡。該卡的發布代表著京東金融的小白信用已經融入金融體系,實現將自身用戶信用權益與金融機構用戶信用權益的結合,服務金融行業,賦能金融機構。小白信用作為京東金融消費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京東用戶的身份、資產、偏好、履約、關系等多維度信息,運用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對用戶個人信用進行評價,用戶信用越高,享受的專屬權益越多。
京東金融消費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區力表示,雙方合作推出“招行小白信用聯名卡”,就是希望幫助年輕人建立人生的第一筆信用,更好地融入金融機構的信用體系,盡享信用帶來的諸多福利。
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助理王鈺表示,招行與京東強強聯合將進一步完善雙方在消費金融領域的布局和服務,提高行業競爭力。得益于雙方對年輕人市場持續深入的理解,相信這將是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領域最深度的合作。
京東金融當前將小白信用向金融機構開放,縮小了金融機構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得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普惠的金融服務,這不僅是一個金融行業價值的體現,更是一個社會價值體現。
“數據+技術”驅動
向行業輸出金融科技能力
以往高高在上的銀行與生猛的互聯網企業被視為“天敵”,世殊時異,如今四大行與“BATJ”的戰略合作標志著雙方改弦更張,進入了融合、協作與共生共榮的新態勢。
今年6月16日,工商銀行與京東金融集團簽署了金融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本次選擇與京東金融達成全面合作,是看中京東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形成的金融科技能力,包括產品創新能力、大數據風控能力以及互聯網運營能力等等,全面深入的合作有利于雙方實現各自業務的快速成長與迭代,為雙方的客戶創造更好的服務與體驗。”
京東金融與“宇宙行”進行戰略合作自然有其底氣。京東金融是國內首家提出金融科技定位的公司,將戰略核心轉向服務金融機構,旨在以大數據為基礎,以科技為手段,為傳統金融行業輸出風險管理和風險定價能力。
京東金融于2013年10月份獨立運營以來,堅持以數據和技術為驅動,至今已建立起九大業務板塊——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證券、農村金融和金融科技,為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據悉,京東金融的風控經過了三年多的迭代,在每一次試錯中前行。目前,最先進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已經成為京東金融日常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數據變量已超過3萬個,子模型超過100個,覆蓋用戶量超2億。
在陳生強看來,傳統金融能實現“普”,金融科技能實現“惠”。所以說,金融科技公司實現自身價值的一個關鍵,就是將金融科技的能力開放給廣大的金融機構,讓雙方的業務融合在一起,發揮出“1+1大于2”的效果。“暢想一下,未來10年之后,金融科技能夠實現‘比你更懂你’,一切金融服務也許都難以想象,就像10年前也很難想象到今天會是這樣。”陳生強表示。
00:10 | 百貨行業上市公司加快轉型步伐 多... |
00:10 | 萬科再獲大股東支持 深鐵集團提供1... |
00:10 | 電動化賦能主業 浙江鼎力構建高空... |
00:10 | 吉利汽車:戰略整合與多元布局雙輪... |
00:10 | 阿里巴巴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 |
00:05 | 專項債助力土地收儲提速 進一步穩... |
00:05 | 算力服務市場熱度攀升 上市公司頻... |
00:05 | 退市新規的威力正在顯現 |
00:05 | 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或超2000萬輛... |
00:05 | “政策+技術”雙輪驅動 上市公司加... |
00:05 | 株冶集團:資產重組激活全產業鏈 ... |
00:05 | 一季度券商債券承銷榜單揭曉 科創...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