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文 見習記者 余俊毅
隨著國內綠色金融發展理念和低碳經濟目標的持續推進和不斷實踐,踐行以ESG(環境、社會、治理)為發展理念的投融資逐漸受到了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重視。還有銀行為在綠色信貸的投放上能夠更精準的助力ESG而做出了嘗試。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近日江蘇銀行在全國率先創設“ESG表現掛鉤貸款”,將更多的金融資源投向綠色發展領域,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能力。8月25日,全國首單“ESG表現掛鉤貸款”落地投放,江蘇銀行投放貸款3000萬元,支持徐州“龜山云創文旅小鎮科普館項目”建設。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數字財經研究中心主任陳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ESG是比較系統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評價體系,對于銀行加強非財務風險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價值,也有利于提高信貸資產的社會效益,符合當前我國共同富裕的建設目標。
記者了解到,江蘇銀行“ESG表現掛鉤貸款”具有三方面特點,首先是精準聚焦綠色低碳項目,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全面準確評估企業的環境與社會表現,同時將ESG表現納入授信全流程,促進金融資源向低碳項目及低碳企業配置傾斜。其次是提供定制化融資服務,產品通過將ESG評級結果與利率、期限、風險緩釋措施等多要素掛鉤,滿足綠色企業或項目在價格、期限、擔保方式等方面的需求。第三是推動企業開展信息披露,為提升自身ESG表現,企業將不斷完善環境信息披露數量和質量,以量化可比的環境信息披露及時展示自身的轉型效率,以此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中投協咨詢委綠創辦公室副主任郭海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ESG表現掛鉤貸款的落地體現了銀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的力度和ESG決心,也體現了綠色信貸支持綠色產業的要求和原則,可以倒逼企業在ESG方面加大投入,加強ESG信息披露,為銀行精準投放綠色信貸提供了一套新的標準和模式,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和思路,其他銀行也可以借鑒學習。
其實今年以來,大部分銀行在綠色信貸的投放方面都持積極態度。《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上市銀行的年報發現,截至2021年6月末,有多家銀行披露了綠色信貸投入情況,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速。在六大國有銀行中有3家的綠色貸款余額突破萬億元。其中工商銀行的綠色貸款投入位居首位,綠色貸款余額達2.1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了16.21%;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緊隨其后,綠色貸款余額分別為1.76萬億元和1.57萬億元,增速達16.4%和16.65%。
除此之外,股份行也在加大綠色貸款的投入力度。例如2021年上半年末,招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為2387.43億元,較年初增加301.55億元,增幅達14.46%。興業銀行的綠色貸款余額4,126.88億元,較期初增長932.53億元,增幅達29.19%。
不過,目前銀行在綠色信貸的精準投放方面還面臨一定的挑戰。“對于銀行來說難點在于如何建立數據體系,實現對資產的穿透和全面的信息披露。”陳波對記者表示。
郭海飛認為,銀行在綠色信貸投放方面在企業和項目綠色屬性和綠色程度的專業判斷和鑒別方面存在一定薄弱環節,需要借助其他第三方專業綠色認證評估機構來進行認證或盡調,而不能單純依靠企業填報的數據。
他建議,未來銀行應加強金融科技的賦能,加大對ESG領域的投入和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強對專業綠色機構的管理與合作,加大對國際綠色信貸成功經驗的學習和借鑒。
(編輯 上官夢露)
11:49 | 央行宣布:明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 |
11:25 | 九江銀行智能風控項目成功入選“NI... |
11:25 | 山河智能電動液驅剪叉系列產品全面... |
11:24 | 電廣傳媒文旅板塊“五一”接待游客... |
11:21 | 吳清: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內地和香... |
11:19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支持資本市場兩... |
11:17 | 吳清:業績差的基金必須少收管理費... |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