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交通銀行發布2021年度經營業績。報告期內,集團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875.81億元,同比增長11.89%;資產總額達人民幣11.6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05%。
財務指標亮眼
資產質量“四降一升”
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93.90億元,同比增長9.42%。其中,利息凈收入1,616.93億元,同比增長5.45%,凈利息收益率保持基本穩定;非利息凈收入1,076.97億元,同比增長15.97%。董事會建議2021年度向普通股股東每股分配現金股利人民幣0.355元(含稅),現金分紅率達到32.16%。
2021年,交行資產質量整固向好,實現了“四降一升”。“四降”是不良貸款實現雙降,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下降9.02億元,不良率1.48%,較上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逾期貸款率下降0.21個百分點,逾期貸款90天以上貸款余額占不良貸款余額比例下降至66.12%,處于行業較優水平。“一升”是撥備覆蓋率166.50%,較上年末大幅上升22.63個百分點。
報告期末,集團客戶貸款余額6.5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17%,為近年來最高水平。公司類貸款中,中長期貸款較上年末增加3,729.82億元,在客戶貸款中的占比提高至43.13%。全年支持實體經濟的融資總量超過萬億元。
交行積極服務國家重點戰略。報告期末,長三角、京津冀、大灣區三大區域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5.30%,增幅較集團貸款平均增幅高3.13個百分點,信貸增量占比超過60%。
在助力經濟轉型升級方面,報告期末,交行境內行制造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6.16%;戰略性新興產業、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分別較上年末增長90.90%、49.23%,貿易融資發生額同比增長31.16%;綠色信貸余額較上年末增長31.37%。
在普惠小微貸款方面,交行實現了量增、擴面、質優的良好局面。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388.1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近50%;有貸款余額的客戶數21.22萬戶,較上年末增長43.49%;不良率1.16%,較上年末下降1.02個百分點。
此外,2021年,交行積極發揮銀行理財大類資產配置優勢,理財規模實現快速增長。集團(母行+子公司)理財產品規模1.3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4.89%,增幅在18家主要行中排名第四位,在六大行中排名前列,規模市場排名上升1位。
發揮“上海主場”優勢
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交通銀行行長劉珺對媒體表示,交行將加大精準服務實體經濟力度,聚焦戰略性重點領域,進一步發揮好交通銀行總行在上海的主場優勢,謀求在創新方面予以突破。“我們會在普惠金融、貿易金融、科技金融、資產管理等方面,不斷的在長三角區域先行先試,然后把好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迅速的推廣延伸,使得它能成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有效舉措。”
據介紹,2021年,交行通過“上海主場”,以點帶面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區域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國際結算量增幅,AUM余額、代銷個人財富管理類產品收入增幅等均高于全行水平。報告期內,長三角區域利潤總額457.81億元,對集團利潤貢獻占比48.72%,同比上升4.01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主場”建設,其核心定位是“創新策源地”,目的是要在全行發揮制度創新、示范引領作用。2021年,交行以管理機制創新和業務發展創新,兩手抓推動“上海主場”建設。
在管理機制創新方面,探索實施差異化授權,以“負面清單”推動放權賦能;對上海分行實行差異化考核;建立長三角區域貸審會機制和信貸審批專家庫,提升區域授信審批質效。
在業務發展創新方面。深化科技賦能,利用場景金融創新產品服務,形成了惠民就醫、科技金融、產業鏈金融等幾個“一件事”,并向全行復制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以往商業銀行“不擅長”科技企業貸款的問題,形成“科技金融一件事”,交行推出了交銀科創系列產品,包含“研發貸”“人才貸”“創融貸”“知識貸”“共享貸”“主動貸”六大產品,在長三角區域先行先試,為六成以上科創板上市企業提供超250億元的融資支持。聚焦服務產業鏈,推出下游經銷商全線上直融業務模式,形成“產業鏈金融一件事”,累計為在滬央企及鏈屬企業投放近200億元資金支持。
服務科技強國戰略
打造科技金融特色
科技金融是交行著力打造的四大業務特色之一。交行發展科技金融,打造商行和投行一體化服務體系,旨在提升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傳統產業升級等領域的能力和水平,從而調整優化客戶結構和資產結構。截至2021年末,交行科技金融授信客戶2.3萬戶,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2,982.4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0.94%,在對公貸款中占比提升3.29個百分點。
交行圍繞產品適配、服務模式、系統工具、搭建渠道等方面,發力科技金融服務。比如交銀科創系列產品,推出“研發貸”“人才貸”“創融貸”“知識貸”“共享貸”“主動貸”六大科技金融產品,在長三角區域先行先試。截至2021年末,長三角區域科技金融客戶3,235戶,客戶數增幅超過80%。
此外,交行還運用內外部數據,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客戶名單庫和標簽池,支持客戶精準畫像與識別。2021年,實現了啟動資金、股權投資、引進戰投、上市服務、收購兼并、股票減持6個場景落地,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股債貸全融資服務,實現“貸+股”融資規模1,061.63億元。此外,圍繞“專精特新”“兩新一重”等重點領域,出具細分行業營銷方案。
踐行“金融向善”理念
發展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方面,交行成立了綠色金融發展委員會,探索建立了綠色金融工作“四項機制”和“五項體系”,持續推進綠色金融業務發展。截至2021年末,交行人行口徑綠色貸款余額4,767.63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1.37%,實現了快速增長。主要投向包括: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清潔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生態環境產業等。其中,清潔能源貸款876.12億元,同比增長90.57%。
對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雙碳”工作的兩個頂層設計文件,3月25日,交行董事會已審議通過了《交通銀行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將交行服務“雙碳”發展綠色金融具體細分為到2025年、到2030年、以及到2060年的三階段目標,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目標。為了確保達成方案目標,該行提出了“十六個具體行動”,既包括服務國家“雙碳”特別是碳達峰階段的重點任務,也包括交行踐行綠色低碳理念,加快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產品創新、價值創造、綠色運營、能力提升、人才梯隊建設、國際合作等方面的任務舉措。
交行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2022年是我國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交行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交行將繼續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堅守金融本源,在與實體經濟“調結構、促轉型”的同頻發展中,實現“穩”與“進”的良性互動;發揮“上海主場”優勢,不斷謀求創新突破,打造四大業務特色,實現銀行價值與客戶價值的共同創造與同步提升。(CIS)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