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穎超 杜曉彤
籠罩在高通脹和經濟衰退擔憂的陰霾下,美國銀行業的又一個財報季就此拉開帷幕。普遍的業績下滑早有預兆,多數銀行二季度業績均低于市場預期,高盛、花旗集團兩家機構的超預期表現仍給投資者帶來了一些信心。
當地時間7月18日美股盤前,高盛披露的二季度營收、利潤數據均超市場預期,股價應聲漲逾4%,提振美股銀行板塊高開。截至當日收盤,高盛收漲2.51%,摩根士丹利收漲1.04%,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富國銀行也分別上漲0.18%、0.03%、0.15%,“華爾街六大行”中,僅摩根大通收跌1.03%。
從財報數據來看,美國大型銀行第二季度利潤普遍下跌超兩位數,摩根士丹利更是在近9個多月的時間里首度出現不及市場預期的盈利表現。但在業績說明會上,華爾街高管們仍對未來的信貸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這得益于零售和商業客戶需求的反彈。
但他們也警告,如果惡化的經濟前景開始損害消費者信心,貸款需求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受到影響,并對可能出現的衰退風險表示了擔憂。
大型銀行業績普遍下滑
當地時間7月18日,高盛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營收118.6億美元,同比下降約23%,但仍好于市場預期的106.7億美元;利潤同比下降48%至27.9億美元,折合每股收益7.73美元,同比下降49%,比市場預期的6.69美元高出1.04美元。
同一時間,全美第二大銀行——美國銀行披露的財報顯示,二季度實現利潤59.3億美元,下滑34%,折合每股收益為73美分,低于市場預期的75美分;但得益于消費者支出和借款強勁,該集團當季收入同比增長約6%,達到227億美元,基本符合預期。
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富國銀行在凈利潤方面均出現了兩位數的業績降幅,且均未達到分析師的預期。其中,摩根大通二季度凈利潤下滑近29%至82.0億美元,折合每股收益2.76美元,低于市場預期的2.91美元;摩根士丹利二季度凈利潤下滑近30%至24.0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1.44美元,此前市場預估1.57美元;富國銀行二季度凈利潤下滑50%至28.4億美元,每股收益0.82美元,分析師預期為0.85美元。
盡管業績普遍出現下降,但高盛、花旗的表現仍超市場預期,在財報發出的當日股價獲得提振。花旗集團早前披露,該集團二季度營收為196.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2%,超出市場預期的180.98億美元;凈利潤同比降低27%至45.5億美元,但仍超出市場預期的33.69億美元。據了解,該集團二季度業績超預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匯、大宗商品和利率交易帶來的大筆資金,以及跨境企業資金往來。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華爾街頭部銀行的投行業務收入在第二季度幾近腰斬,成為拖累銀行當季利潤的重要因素。其中,美國銀行、高盛和花旗的相關業務降幅均超40%,這主要歸因于為對抗通脹采取的加息舉措及避險情緒的持續升溫而令股債發行遇冷,資本市場并購交易活動度大幅下降。
全球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股票資本市場IPO規模為2638億美元,同比下降近69%;二季度的并購活動交易額降至1萬億美元,同比下降25.5個百分點。
銀行業正應對持續加息
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勞工部發布最新物價數據,6月CPI同比上漲9.1%,為1981年11月以來最大增幅,環比則上漲1.3%,創2005年9月以來新高。通脹數據公布后,美國總統拜登曾表示,美國6月通脹數據“高得令人無法接受”,將給美聯儲提供必要的空間以應對通脹。
近日,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發布的《2022年下半年全球市場展望》預計,美聯儲將在年底前再次加息150個基點至3.25%,使利率超過美聯儲的“中性”水平2.5%。伴隨著美聯儲政策變得更加具有限制性,未來6~12個月內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將大幅上升,“通脹高企且不斷上升,加上全球央行越來越強硬,加大了經濟增長大幅放緩的可能性。”
盡管美聯儲大幅加息引發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但對銀行來說也有好的一面——不僅有利于銀行凈息差的擴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銀行客戶增加了貸款傾向。花旗集團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行貸款總收益率連續五個季度上升,第二季度達到5.81%。
富國銀行和摩根大通的財報均顯示,企業客戶在第二季度借入更多資金,通常是為了彌補通脹飆升造成的成本增加。例如,摩根大通的企業和工業貸款增長強勁,由于循環設施的使用增加和新開戶的增加,增幅達到6%,而商業房地產貸款則增長了3%。
不過,抗擊通脹的加息行動也令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升溫。今年一季度,美國GDP下滑1.6%,而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7月15日對二季度實際GDP增長預估為-1.5%,低于7月8日的-1.2%。美國勞工統計局、美國人口普查局等部門發布的相關預計也顯示,第二季度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增幅和實際私人國內投資總額增幅分別由1.9%、-13.7%,下降至1.5%、-13.8%。
制造業、服務業增速放緩以及通脹對消費預期的影響,已經令美國經濟處在技術性衰退的邊緣。華爾街銀行家們也對“企業信心和消費者活動”受到的打擊表示擔憂,這種不確定性促使他們更加謹慎地運用資源和管理各項開支。
據高盛CFODenisColeman稱,該公司已選擇放慢招聘速度,削減需要支付的專業費用,并可能在今年恢復對員工的年度績效評估,淘汰表現最差的員工。之前,這一評估機制在疫情期間曾暫停實行。
“我們看到通脹已深深植根于經濟之中,這個特殊時期的不同尋常之處在于,需求和供應都受到了外生事件的影響,即疫情和俄烏沖突。”高盛CEODavidSolomon在該行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上表示。
“我與經營大型全球企業的CEO們對話時,他們告訴我,他們的供應鏈仍在持續通脹。”他稱,“與此同時,我們的經濟學家表示,有跡象表明,今年下半年通脹率將會下降。答案是不確定的,我們都將密切關注。”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