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服務中的數字支付比例已從2014年的38.2%升至2017年的60.9%
■本報記者 呂東
普惠金融的內涵是“普和惠”,強調金融服務的覆蓋度,盡可能覆蓋弱勢群體、小微企業以及強調金融服務的質量保障和融資成本合理性。那么經過近年來的大力推進,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如何,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又處于何種水平呢?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尹志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成年人基礎金融服務使用比例逐漸提高,特別是在數字支付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已從2014年的38.2%升至2017年的60.9%。此外,通過我國家庭普惠金融調查問卷的數據顯示,普惠金融對于家庭的收入、實體經濟均會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而普惠金融發展越好人均GDP越高。
在日前召開的京津冀金融研究聯盟2018年會上,尹志超向記者介紹了中國普惠金融與其他國家的比較、微觀測度與經濟影響,并對比了國內各省市普惠金融的發展水平。其指出,普惠金融對于家庭的收入,對于實體經濟會均將產生非常顯著的直接影響,但我們與發達國家尚存差距,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促進普惠金融。
世界銀行和IMF從正規賬戶、數字支付、儲蓄行為、正規貸款對中國成年人的基礎金融服務進行了度量。數據顯示,至2017年我國正規金融賬戶達80%,較前幾年有了較大的上升;數字支付比例也從2014年的38.2%增至去年的60.9%;正規貸款的數據則從2011年的7.3%增至去年的8.6%。和其他國家比較,我國正規賬戶比例已高于巴西、俄羅斯、印度等金磚國家,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而在數字支付方面,隨著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工具的快速發展,這幾年我國在數字支付方面增長迅猛。若將信用卡、互聯網支付等廣義的數字支付都算進去的話,未來還有增長的空間。
2017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中國家庭研究中心合作開展了中國家庭普惠金融調查,通過家庭普惠金融的問卷,包括使用性、滿意度、可及性、便利度等四個方面內容,共獲得了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153個區縣、1417個社區、4萬個家庭的數據樣本。調查數據顯示,金融普惠指數北京最高,上海其次,天津再次,浙江、福建等省緊隨其后。而在人均普惠金融指數上,其與各省份的人均GDP總體趨勢基本保持一致,也證明了普惠金融發展越好人均GDP越高。
尹志超指出,通過對普惠金融對經濟影響進行分析后發現,金融普惠指數每上升1%,家庭收入可以上升到2.21%,從就業、創業、財富的積累三個角度來看,普惠金融都能對家庭收入產生積極影響。普惠金融從國際比較來看還有很大差距,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普惠金融的建設,尤其利用金融科技時代的若干技術的優勢,通過數字的方式幫助小微企業、幫助弱勢群體以合理的成本享受到正常的金融服務,使之成為經濟積極增長的推動力。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