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證券日報》記者第一時間奉上剛剛過去的11月份網貸行業月度經營數據。
據第一網貸發布的《2018年11月份全國P2P網貸行業快報》顯示,11月份全國P2P網貸成交額928.05億元,較10月份環比下降2.16%,同比(較2017年11月份)降70.24%;平均綜合年利率8.98%,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同比上升0.21個百分點;平均借貸期限11.02個月,環比延長13.73%,同比延長33.09%。
值得關注的是,上個月共有94家P2P網貸平臺退出,較10月份環比增加28家,增幅42.42%。截至11月末,全國P2P網貸的貸款余額1.26萬億元,環比降低2.45%,同比降低24.9%。
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進入了關鍵時期,P2P網貸“三查”進入攻堅階段,11月份整體運行平穩。現階段全國很多的網貸平臺發展規模極小,合規壓力大,面臨清退。網貸行業的平穩有序發展,考驗各方智慧。
18家網貸平臺
11月份成交額超10億元
據第一網貸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P2P網貸成交額928.05億元,環比降2.16%,同比降70.24%。
從平臺看,281家平臺成交額在100萬元以內,占比19.37%;565家平臺成交額在100萬元至1000萬元之間,占比38.94%;472家平臺成交額在1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占比32.53%;133家平臺成交額超過1億元,占比9.16%。其中,成交額5億元以上的P2P平臺有39家,10億元以上有18家。
從地區看,11月份全國P2P網貸平臺總成交額前三名分別是:北京市(264.74億元)、廣東省(217.23億元)、浙江省(186.90億元),較上月分別增加10.43億元、減少16億元、減少21.7億元。這三地P2P網貸平臺成交額合計668.87億元,超過了全國總數的72%。
在市場普遍關心的銀行存管方面,截至2018年11月末,全國有1298家P2P網貸機構直接與銀行對接資金存管。其中,銀行資金存管已經上線的有1050家。
上月末,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其官網“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披露了42家銀行通過個體網貸資金存管系統測評的聲明。共有42家銀行共接入997家平臺,占全國銀行資金存管平臺1298家的76.81%。其中已上線841家,占全國已上線銀行資金存管平臺總數1050家的80.10%;已簽訂銀行存管協議還未上線的有156家。
另外,截至11月底,全國671家網貸機構持有ICP經營許可證或EDI證、或同時持有兩證,同比下降1.32%,環比下降2.61%。
64家網貸平臺良性退出
占11月份退出平臺68%
據月報顯示,截至11月底,全國基本正常平臺1367家,主動關閉、提現困難、失聯跑路問題平臺等累計4190家。其中11月份新發生問題平臺94家,環比增加28家,上升42.42%;同比增加23家,上升32.29%。需要關注的是,在94家退出的網貸平臺中,共中64家呈良性退出方式,占68.09%;30家呈非良性退出方式,占31.91%。
而在這94家網貸平臺中,14家平臺的貸款余額在億元以上,1家超過10億元,且以小平臺居多。貸款余額在1億元以下的平臺中,良性退出超過70%;貸款余額在1億元以上,良性退出的約50%。可以看到,小平臺的良性退出比例大大高于大平臺。
前述業內人士認為,整治兩年多來,大多數網貸平臺,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沖刺備案,停止新增違規業務,大力壓縮存量,待收規模不斷收縮。不過,大平臺由于歷史存量較大,整改難度大,在合規性上和整改進度上更為艱難。小平臺具有“船小好調頭”的優勢。清清爽爽退出,結果易控。
“從網貸大數據看,網貸平臺的淘汰和準淘汰率已超過80%,目前活下來的可能已經是九死一生了,但是,還有相當多的不規范且很難規范,以及誤入網貸行業的平臺,面臨清退。”中國P2P網貸指數課題組負責人胡爾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那些不規范、很難規范的網貸平臺,不論大小,建議抓緊主動良性退出。同時,也建議地方監管部門加強互聯網金融領域監管科技建設與應用。
21:16 |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 閱文集團聯合... |
21:16 | 學而思發布新品學習機:以“好AI+... |
21:07 | 宜安科技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注冊... |
20:57 | 法爾勝: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度業... |
20:57 | 釩鈦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80000... |
20:57 | 蜂助手:5月16日將召開2024年度網... |
20:57 | 國盛金控:第四屆董事會第四十八次... |
20:57 | 華東重機:202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0:57 | 華圖山鼎:公司尚未實施本次股份回... |
20:57 | 吉林高速: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57 | 金博股份: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57 | 寧波遠洋:5月15日將召開2024年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