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11月18日,以“推進金融安全科技新發展”為主題的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正式拉開帷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論壇上表示,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已毋庸諱言,在全球已形成基本共識,但如何發揮金融科技在維護金融改革發展中的作用尚是一項有待破解的課題。
李東榮認為,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程度日益緊密,金融產業鏈和價值鏈持續延展,金融賬戶的關聯性、交互性不斷增強,金融活動的實時性和不簡短性越發明顯,金融風險構成的交叉度和復雜度更加突出,這些變化給當今形勢下的金融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對金融監管的實時性、精準性、穿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時代背景下,監管科技日益成為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等多方關注的全球性焦點議題”,李東榮表示,不同于從機構角度定義的合規科技,監管科技則主要是從監管角度出發,以金融監管數據為基礎要素,綜合的運用各類科技手段有效優化監管流程,持續提升監管效能,從而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來實現金融監管的目標。
在李東榮看來,發展監管科技是新形勢下維護金融安全的有力支撐,是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的有益舉措,符合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方向,也是現代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如何積極發展監管科技、切實維護金融安全,李榮東認為,一是切實加強研究規劃。監管科技是一項涉及金融科技和社會公共治理的跨界系統工程,在需求設計、技術應用、成本分擔等方面迫切的需要凝聚政產學研多方的力量,進一步深化對監管本質和科技規律的認識,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為發展中國特色監管科技提供研究支撐。在此基礎上,緊緊圍繞金融監管的目標函數,把握好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繼承與創新等關系,加強監管科技領域基礎設施、數據標準、運行模式等方面的頂層設計。同時還應該考慮適當的提升規劃層次,降低規劃實施的跨部門溝通成本和摩擦成本。
二是積極深化科技應用,針對經濟金融風險的新特征、新變化,將科技驅動優勢貫穿于事前、事中、事后金融監管的全鏈條,依法建立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公共數據融合和監管信息共享機制,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等新一代數字技術,逐步的實現監管規則的數字化翻譯,數據實時化采集,風險智能化分析,結果可視化呈現等功能。從而為金融監管部門插上科技的翅膀,使其在維護金融安全、防控金融風險方面始終保持耳聰目明,身捷手快,既要攔得了灰犀牛,也要攔得住黑天鵝。
金融科技是金融監管與科技創新的產物,以監管為本,科技為器,制度為基,三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因此應側重對機構監管、事前監管、分業監管的傳統監管模式與時俱進的進行適應性改進,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功能監管、行為監管等領域的制度建設。為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應用監管科技奠定制度基礎。同時,以增強一致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為重點,加快監管科技標準體系建設,探索建立新技術在金融監管領域應用的適配度和成熟度等測評制度,提升監管科技自身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三是有效夯實資源支撐,監管科技涉及架構轉型、系統改造、技術研發等諸多方面,需要較大規模和家為長期的資源投入,因此建議加大中央和地方公共財政投入,發揮國家科技計劃及專項作用,重點支持監管科技領域的核心技術攻關,重要成果轉化應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等,還可以考慮通過合作、委托、采控服務等方式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監管科技應用方面的配合支撐作用,同時應該建立健全監管科技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促進人才在科技崗位和業務崗位適度流動,完善監管科技人才的考核激勵機制。用各種形式盤活外部高端人才資源,為監管科技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編輯 白寶玉)
22:00 | 網達軟件: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2:00 | 西部礦業: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2:00 | 新鋁時代:本次重組正按計劃進行 |
22:00 | 玉禾田:公司暫無出口業務 |
22:00 | 玉禾田:美國加關稅事宜目前對公司... |
22:00 | 玉禾田:玉禾田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 |
22:00 | 浙商銀行:第七屆監事會第十一次會... |
22:00 | 浙文互聯: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2:00 | 中科軟: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告 |
21:58 | 艾比森: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九次會... |
21:58 | 艾比森: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 |
21:58 | 本川智能: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