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日前,廣東銀保監局發布《關于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同意中郵消費金融發行不超過18億元的二級資本債券。
業界普遍認為,行業雖競爭者眾多,但在新市民帶來的業務利好及鄉村振興數字藍海驅動下,消金機構正不斷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為未來業務擴展蓄能。
中郵消金獲批發行
二級資本債券
《批復》同意中郵消費金融發行不超過18億元的二級資本債券,并按照有關規定計入公司二級資本。
從業績方面來看,2021年,中郵消費金融實現營收56.86億元,同比增長16.92%;實現凈利潤12.29億元,同比增長205.7%。截至去年年末,中郵消費金融資產總額444.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63%。
業內利用發行二級資本債券方式“補血”機構并不多,2021年8月6日,湖南長銀五八消費金融官方發布,二級資本債主承銷商采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同年9月20日,深圳銀保監局發布《關于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批復》。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整體來看,目前消金機構的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均在大幅提升,以二級資本債券的方式去增資,對消費金融公司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探索。不僅流程上簡單,且較受股東方歡迎。”在新型融資模式探索的過程中,對消費金融機構未來的轉型發展,包括擴股、謀求上市以及引進外部戰略資本方等方面都會起到推動作用。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眾多的增量資金來源中,能夠提升資本充足率的主要就是股東增資,二級資本債也是方式之一。此次中郵消費金融二級資本債獲批,為消金機構新增了重要資金來源,預計后續會有更多的消費金融機構采用。”
融資渠道
趨向多元化
事實上,今年以來,多家消費金融機構通過ABS、銀團貸款以及股東增資等方式“補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多家消費金融機構共計“補血”近百億元。
其中,銀團貸款成為重要融資渠道。具體來看,小米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平安消費金融、錦程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唯品富邦消費金融等機構均成功募集銀團貸款,募集金額分別6.8億元、6.8億元、6.75億元、6.3億元、5.1億元、2億元。除了銀團貸款,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獲批通過現有股東以現金同比例增加注冊資本方式,將注冊資本由5億元增至10億元。
海爾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期銀團貸款發行再次豐富了公司的融資渠道,多元化融資方式也初見成效,既給公司業務帶來了資金補充,也將進一步推動未來業務的布局和實施。
在ABS發行方面,2022年4月份,興業消費金融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興晴2022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19.52億元;在金融債發行方面,2月份,中原消費金融獲批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總規模不超過20億元金融債券等等。
在近期密集融資的隊伍中,馬上消費金融沖在前頭。6月20日,馬上消費金融官宣已成功發行銀行間公募ABS,發行規模14.77億元;6月24日,馬上消費金融2022年第一期銀團貸款順利籌組,總金額為6.8億元。
于百程表示,融資渠道和融資成本是消費金融機構能否盈利的關鍵因素。消費金融機構融資“補血”可以加強抗風險能力,滿足相關監管條例中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
目前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已增至30家,各路巨頭均在涌入消金行業,包括螞蟻、滴滴、小米、唯品會等互聯網平臺,還有公司正緊鑼密鼓布局。
于百程表示,如今消費金融機構間的競爭,更多體現為綜合能力的競爭,除了技術層面之外,包括資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資產端的客群質量和收益水平,以及風險控制能力合規經營能力等,都是消金機構需持續加強的關鍵。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