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自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車險綜合改革(以下簡稱“車險綜改”)已經過去了半年,《證券日報》記者調查后發現,大部分車險續保客戶反映稱,近半年來,車險保費明顯下降,贈送禮品的行為沒有了。
但從財險公司的經營角度來看,伴隨車險保費的同比持續下降,為其業績增長帶來很大壓力。截至今年1月份,車險保費已連續四個月同比下降,雖然車險承保業務還有盈利,但1月份車險承保利潤率僅為1.67%。對此,保險公司積極尋求非車險業務的突破,今年1月份非車險業務占比已達42%,進一步縮小了與車險業務占比的差距。
車險業務還沒到“最壞時刻”
自車險綜改實施以來,財險行業的車險保費收入發生了明顯變化。車險綜改前一個月,即2020年8月份,險企實現車險保費收入700.09億元,同比增長10.21%。同年9月19日,車險綜改正式實施,當月實現收入745.44億元,同比增長6.46%。從10月份開始,車險綜改威力顯現,實現車險保費收入618.38億元,環比大降17%,同比下降6.50%。
去年11月和12月,車險保費收入環比略有提升,但今年1月較去年12月又有所下降。其中,去年11月、12月以及今年1月的車險保費收入分別為652.95億元、765.04億元以及741.05億元。與往年同期相比,車險保費收入同比分別下降11.35%、12.62%以及12.82%,同比降幅持續擴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2月份和3月份的車險保費收入明顯下降,因此,今年2月份和3月份的同比數據可能會有所好轉,但此后降幅仍可能會擴大。預計今年車險保費收入將同比下降10%-15%。”一家財險公司車險負責人常雨(化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由此可見,車險綜改后,財險公司面臨的車險業務收入增長壓力非常巨大。而車險目前是國內財險公司占比最大的業務,去年8月至12月,車險保費收入在財險公司的產險業務總保費占比皆在70%以上,部分財險公司的車險業務占比更是超過80%。
盡管去年財險公司的車險承保利潤同比大幅下降23.2%,但仍實現79.57億元的承保利潤,承保利潤率為1.01%。今年1月,財險公司的車險承保利潤率為1.67%。對此,常雨分析認為,車險承保盈利主要集中在三大財險公司,大多數中小財險公司的車險承保業務處于虧損狀態。另外,保費收入具有即時性,但理賠具有延后性,因此,車險承保利潤數據也有滯后性。預計未來幾個月,車險業務綜合成本率將進一步上升,承保利潤將進一步惡化。
行業形勢的變化,也體現在財險公司的人事變更上。今年一季度,財險市場保費收入排名前七位的產險公司中,已有4家險企的總裁或總經理發生變更。分析人士認為,人事頻繁變更,往往是行業發展承壓或進入下行周期的信號之一。
多方發力非車險業務
《證券日報》記者獲得的相關行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份,車險業務占產險業務的比例已從去年全年的70%驟降至57.99%。業內人士認為,這與財險部分險種在1月份集中續保、導致非車險業務占比較高的行業特點有關,同時也與財險公司大力發展非車險業務有關。
數據顯示,財險公司部分非車險業務表現出強勁增長態勢。例如,去年農險原保險保費收入814.93億元,同比增長21.18%,在產險業務中占比6.83%;今年1月,農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7.92%,在產險業務的占比提升至6.97%。去年責任險原保險保費收入901.13億元,同比增長19.62%,在產險業務的占比7.55%;今年1月,其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4.93%,在產險業務的占比升至10.55%。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和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財險公司的非車險業務可以在健康險、農業保險和責任險三個主要方向發力。在健康險領域,已有諸多財險公司在行動,保費增長較快。在農業保險領域,目前我國農險覆蓋面較廣,但保障水平還比較低,對農特產品的覆蓋率也比較低。隨著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成立、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進一步深入實施,農業保險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不過,非車險業務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近年來,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經歷了迅速壯大到急劇收縮的轉折,在逐步出清存量風險、優化風控體系之后,財險公司的信用險保費收入同比開始逐步回升,但保證險保費收入同比仍在下降。今年1月份,財險公司信用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7.88億元,同比增長46.41%;保證險原保險保費收入90.03億元,同比下降27.44%。業內人士認為,非車險業務是財險公司必須發力的方向,但也要力求規模和風險的平衡,減少經營上的劇烈波動。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