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數據顯示,與今年前兩月穩中有升的態勢不同,3月單月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4765億元,同比下降3.2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099億元,同比下降1.52%;人身險保費收入3667億元,同比下降3.81%。
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獲悉,3月單月保險行業保費收入負增長3.29%,多個人身險、財產險險種集體呈現負增長態勢。從券商草根調研的情況來看,4月行業保費收入仍然不佳,短期內負債端將繼續保持全年低點。
業內數據顯示,與今年前兩月穩中有升的態勢不同,3月單月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4765億元,同比下降3.2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099億元,同比下降1.52%;人身險保費收入3667億元,同比下降3.81%。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行業性集體負增長現象是多個險種保費收入同時下滑的合力所致。財產險方面,車險、企財險和保證保險3月均呈下滑態勢,保費收入分別同比下滑4.37%、9.8%、46.76%。人身險方面,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保費收入也齊刷刷縮水,3月分別同比下降7.35%、6.77%、4.36%。
車險保費的下滑主要受車險綜合改革影響。人保財險擬任總裁于澤透露,車險綜合改革之后,公司商業車險的單均保費呈現下降態勢,導致公司車險保費增速出現同比下降。不僅是人保財險,整個車險行業的下降幅度都不小,預計今年全年都會呈負增長趨勢。
保證保險方面的下滑,則是行業主動為之。記者在業內調研了解到,由于近兩年保險公司頻繁在保證保險上踩雷,去年監管部門對行業保證保險業務進行了大摸底和從嚴監管,督促保險公司清理歷史遺留問題。在此監管導向下,保險公司去年以來普遍開始收緊保證保險業務,這一趨勢延續至今年。
近年增長勢頭迅猛的健康險出現下滑,則在情理之中。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今年2月新版重疾定義切換后,舊重疾險產品全部下架,保險公司必須根據新版重疾定義重新開發產品。目前,新重疾險產品還在陸續推出中,保險公司的銷售尚未開始發力。
招商非銀金融團隊表示,展望全年,上市險企負債端仍將有望實現U型反彈。具體而言,經過2月到4月的客戶儲備之后,保險代理人可開拓的潛在客戶將增加,有望在二季度之后進行有效轉化。4月、5月是傳統的“四五聯動”期間,各保險公司均將積極增員并輔助于積極的費用投放,有望扭轉前期的低迷態勢。在各公司的主動應對下,全年險企負債端預計將實現正增長。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