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互助保險系統體制改革取得突破進展。2月15日,銀保監會網站公布批復文件,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獲得籌建批復。
此前,漁業保險主要由漁業互保協會等組織開展。2020年,農業農村部會同銀保監會研究確定了“剝離協會保險業務,設立專業保險機構承接”的改革總體思路。根據改革方案,全國性漁業互助保險機構開業后,中國漁業互保協會不再從事保險業務。
4家省級分支機構同步籌建
上述批復顯示,銀保監會同意中國漁業互保協會與浙江省漁業互保協會、山東省漁業互保協會、福建省漁業互保協會、廣東省漁業互保協會、寧波市漁業互保協會、江蘇省漁業互助保險協會、河北省漁業互保協會作為主要發起會員,遼寧省漁業互保協會、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陳則波等111家(名)漁業服務組織、漁業捕撈企業和漁業從業者作為一般發起會員,聯合發起籌建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
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初始運營資金5億元,注冊地北京市,擬任董事長為楊斌、擬任總經理為張競。
同時,銀保監會同意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遼寧、大連、廣西、海南等4家省級分支機構同步籌建。按要求,漁業互助保險社籌備組應當自收到批準籌建文件之日起一年內完成籌建工作。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中國漁業互保協會官網上,籌建中的全國性漁業互助保險機構已于2020年下半年發布公開招聘信息,招聘人力資源負責人、總精算師和財務負責人、審計部負責人等。
從保險行業來看,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是2022年首家獲得批籌的保險機構,將成為國內又一家互助性質的保險機構。此前業內已有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匯友財產相互保險社等相互保險機構。
提升漁業保險專業性
據業內人士介紹,漁業保險被視作農業保險的一類,但與傳統種植、養殖險的開展方式完全不一樣,具有風險大、勘驗難、道德風險不易把控等特點,財險公司開展這一業務受一定制約。
“漁業保險的養殖標的在水下,很難通過傳統方式來確認承保標的數量。以一畝水塘舉例,有主養魚和搭配其他品種魚,比如主養草魚,搭配鳙魚、鰱魚,如何確認投放魚苗數量是個問題。相比傳統種植、養殖險承保驗標,這對業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經驗要求都更高。”中航安盟保險公司有關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中航安盟保險是國內為數不多重視農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其法方股東法國安盟集團有上百年農業保險經驗。據介紹,該公司漁業保險主要在四川,在吉林、陜西也有少量,漁業保險在養殖險中的占比不到10%。
展望未來,中航安盟保險認為,漁業互助保險社的成立,為提升漁業保險的專業性提供了條件,是將農業保險進一步細分的舉措,提升了漁業保險經營管理水平,能夠開發漁業保險標準化產品,引導漁業養殖戶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意識,提供風險管理手段,保障漁業養殖生產和經營風險,促進漁業產業發展。
漁業互保體制改革見成效
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的成立,是漁業互助保險系統體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一步,相關改革工作已推進多年。
目前,主要由各漁業互保協會組織開展漁業互助保險。中國漁業互保協會(原中國漁船船東互保協會)于1995年7月經農業部發起、民政部批準設立。據該協會披露,27年來,漁業互助保險系統的業務范圍覆蓋所有沿海、主要內陸省份和港澳流動漁民,提供漁船、財產、漁民人身和水產養殖等保險服務。截至2020年底,全系統累計承保漁民1399.54萬人(次),承保漁船100.71萬艘(次),提供風險保障3.94萬億元,共計為1.45萬名死亡(失蹤)漁民、11.69萬名受傷漁民以及11.32萬艘全損或部分受損漁船支付經濟補償金78.22億元。
2020年5月,農業農村部會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有關通知,研究確定了“剝離協會保險業務,設立專業保險機構承接”的改革總體思路。
根據改革方案,中國漁業互保協會牽頭聯合有關省(市)漁業互保協會發起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漁業互助保險機構。該機構為專業性的相互保險組織,接受銀保監會的監管和農業農村部的行業指導,待其開業后,中國漁業互保協會不再從事保險業務。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