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的壽險改革已行至第3年,其成果不僅影響著集團業績,還牽動著投資者、同業者、監管者的心。
一個多月前,平安人壽董事長楊錚任職資格獲批。“重任在肩,使命如磐。在改革的過程會遇到困難,但我們義無反顧、堅定不移,這是平安人的勇氣和文化精髓。”他直言不諱。
7月8日,恰逢我國第10個“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楊錚接受了上海證券報專訪。從他描繪的發展藍圖中可見,平安人壽將開啟服務國家戰略、守護社稷民生、堅守保險主業、開拓康養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保險之大者,為國為民
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平安人壽踐行保險姓保、守護社稷民生的初心。楊錚坦言:“平安人壽過去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未來發展也依舊會緊緊跟隨國家戰略。”
過去30年,平安人壽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高效的戰略執行力,享受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紅利,成長為壽險業的一艘“航空母艦”。但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保險業亦面臨重重壓力,公司又將如何前行?
在楊錚看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保險業承壓只是轉型的陣痛。“著眼長遠,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隨著居民財富增長,其對于保險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強。”
堅定長期主義、秉持工匠精神,方能行穩致遠。“保險業就是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損,我們做的事都是從長遠利益出發。”楊錚說,面向未來,保險業必須精益求精,邁向高質量發展是必由之路。
擁抱改革,腳踏實地
告別粗放的發展模式、打破供需錯配的桎梏,壽險業改革勢在必行,這是一場硬仗。平安人壽作為行業“領軍者”,于3年前率先開啟壽險改革,其一舉一動,備受市場矚目。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是量變到質變的慢慢積累。”楊錚說,從國外經驗看,保險業改革周期至少有20年,中國保險業的改革才剛起步。平安人壽通過不斷地設計和試驗,已經形成清晰的改革規劃。
在改革過程中,轉變經營理念最難,卻是最重要的一環。“壽險業要改變跑馬圈地、大增大脫的粗放思維,自上而下樹立高質量發展的長期理念。”據楊錚介紹,目前平安人壽正對照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從思想意識、發展理念、業務模式方面主動破局。
“在經營模式上,代理人渠道、銀保渠道、社區網格化渠道、下沉網絡渠道齊頭并進。秉持先服務、后銷售的理念,通過社區網格化渠道,我們正回訪以前遺留下的‘孤兒單’,目標留存率是60%以上。”他說,在管理模式上則依靠數字化賦能,從過去的經驗引領轉向數字化引領。
人才是壽險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行為好支撐質量好,質量好驅動業績好。”楊錚表示,經營理念的執行在人,評價壽險業高質量改革成果的標準也在人。
據了解,為建設“高素質、高績效、高品質”的代理人隊伍,平安人壽打造圍繞“業績好、質量好、行為好”的“三好五星”評價體系。同時,數字化轉型貫穿渠道、產品、運營和資源的方方面面。例如,作為數字化集成載體的平安人壽“口袋E”App,融合智能語音識別、智能對話輔助等AI前沿技術,支持業務員銷售、增員、培訓等壽險核心業務場景,正推動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
明確改革方向,腳踏實地執行。楊錚說:“未來3年,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既有的改革規劃不斷推廣和深入,在競爭中求生存、在創新中謀發展。”
康養行業,加速布局
立足主業,還要開創新事業。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監管部門多次強調引導保險資金支持康養產業,增進民生福祉。在此背景下,保險公司不斷加大在康養領域的布局。
在康養領域,平安人壽“保險+健康管理”“保險+康養”“保險+居家養老”的發展路徑逐漸清晰。“未來,醫療健康和養老事業將是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楊錚表示,平安人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支持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建設,持續升級“產品+服務”戰略,豐富養老產品和服務供給,助力“銀發金融”發展。
數據顯示,平安人壽持續依托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務計劃,為客戶打造“省心、省時、省錢”的一站式健康臻享體驗,已累計服務1500萬客戶,客戶滿意度高達98%。
“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入局養老市場,保險業具備天然優勢。”楊錚認為,保險公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專業精算技術和風險管理能力;二是長期資金管理的專業能力;三是醫療健康、財富管理資源整合能力。
養老是一片巨大的“藍海”市場。但是,為老年人提供更貼心的養老服務,還需要市場參與者精耕細作,并不斷優化迭代、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楊錚深知,開發產品和創新服務須從客戶角度出發。“基于90%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的市場現狀,我們推出‘保險+居家養老’,旨在為廣大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的養老解決方案。為滿足客戶高品質的康養需求,在‘保險+高端康養’方面,我們秉持‘尊貴生活、尊享服務、尊嚴陪護’價值理念,推出高品質康養品牌‘臻頤年’。”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