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業界普遍預期小米集團超購約5倍至10倍,凍結資金約240億港元
■本報記者 呂江濤
備受關注的小米集團赴港上市不僅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也成為了券商爭奪內地投資者開設港股賬戶的重要戰場。由于內地與香港的互聯互通渠道還沒有開通新股業務,所以只有A股賬戶以及港股通賬戶的投資者仍然不能打新港股,必須擁有港股的交易賬戶才行。
為此,多家券商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并且備足資金吸引投資者申購小米集團。不過,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小米集團孖展認購低于預期,《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的14家券商累計借出孖展約97.64億港元,僅相當于超購3.06倍。
券商打新舉措花樣百出
6月25日至6月27日,小米集團赴港上市招股。對于一般投資者來說,參與小米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為期三天的打新。為吸引投資者打新,各香港券商和內地背景券商紛紛推出新舉措,包括最高20倍融資業務、送現金送手環,甚至中簽客戶抽小米8手機等活動。
其中,海通國際旗下iBest推出0申購費、融資申購利息低至2.98%,還送小米運動手環或商務背包;中泰國際表示,與普遍10倍左右的融資打新杠桿不同,中泰國際任何客戶無門檻的融資杠桿最高可達20倍;老虎證券也推出了中簽的投資者參與抽獎活動,獎品有最新款小米8手機等,新用戶可獲得218元港幣現金。
除了花樣繁多的禮品,券商為孖展客也是備足了“彈藥”。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耀才證券等6家券商為小米集團預留約1300億港元備戰孖展。其中,耀才證券預留最多600億港元、海通國際預留約200億港元、輝立證券預留約200億港元、信誠證券預留約140億港元、國泰君安預留約100億港元、時富金融預留約80億港元。
國泰君安借出孖展最多
雖然券商為小米集團赴港上市做足了功課,但認購情況卻可能低于預期。
小米集團昨日中午截止孖展,14家券商累計借出孖展逾97億港元,相當于超購3.06倍。而在此前,業界普遍預期小米超購約5倍至10倍,凍資約240億港元。
其中,借出最多孖展的國泰君安,初步借出30億港元,但公司也坦言,外圍市況陰霾密布,大客戶或于最后關頭減注、甚至抽飛。至于錄得約14億港元抽飛的時富金融(累計孖展額約為13億港元),其發言人解釋稱,近日市場氣氛轉淡,科技股更首當其沖,部分客戶退軚,但亦有個別大額客戶轉以現金落票,共約1億港元。
此外,富途證券等12家券商累計孖展額約為54億港元,上述14家券商累計孖展額約為97.64億港元。券商因此提醒以零成本或免息等優惠入票者,慎防中簽遠多于預期,而須預留資金補差額。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