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今年一季度A股IPO穩中有進,券商打新收益不斷走高。
《證券日報》記者對今年一季度公布網下機構詢價情況的41只新股進行統計后發現,本輪共有58家券商自營賬戶及13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參與打新,平均獲配5036股,累計浮盈高達5.83億元。
本報記者根據目前已公布的打新情況統計,今年一季度公布網下機構詢價情況的41只新股,本輪共有58家券商自營賬戶及13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參與打新,平均獲配5036股。其中,券商參與主板、創業板、中小板新股的網下申購平均獲配數量為3202股;參與科創板新股的網下申購平均獲配數量為6999股。
從券商打新浮盈方面來看,今年一季度公布網下機構詢價情況的41只新股,本輪共有58家券商自營賬戶及13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參與打新,浮盈5.83億元,其中,22只科創板新股為券商來帶4.61億元的浮盈,占比高達79.07%,19只主板、創業板、中小板共為券商帶來1.22億元的浮盈。
同時,本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一季度,目前有數據可查的網下申購新股中,斯達半導(主板)連板交易天數最多,為23天;緊隨其后的是瑞芯微(主板),連板交易天數為18天,良品鋪子(主板)連板交易天數為15天,中銀證券連板交易天數為13天(中銀證券創券商新股最高連板紀錄)。
此外,41只券商參與網下申購的新股今年一季度的股價平均漲幅為136.87%。有14只新股的股價漲幅超過100%,3只主板新股斯達半導、瑞芯微、良品鋪子的股價漲幅超過400%,分別為784.38%、442.98%、421.85%。第37只上市券商股中銀證券緊隨其后,股價漲幅為290.31%,玉禾田位列第五,股價漲幅為285.69%。目前來看,這14只股價漲幅翻倍的新股中,有8只來自科創板,包括潔特生物、特寶生物、東方生物、映翰通、華潤微、有方科技、紫晶存儲、神工股份。
當下,券商參與打新盛宴熱情高漲,不少券商重回“打新戰隊”。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自從網下打新新規上線以來,券商打新獲配及收益情況不斷刷新“底線”,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全線退出,直至科創板開市后,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才逐漸回歸。今年一季度,有7家券商及券商資管公司旗下13只集合理財產品參與打新,其中,中信證券旗下發動6只集合理財產品進行打新,中金公司有2只產品參與打新,廣發資管、浙商資管、中泰證券、申萬宏源、渤海證券均有1只產品參與打新。
具體來看,13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參與今年以來打新均配3735股,浮盈7594萬元。
對于券商打新浮盈近八成來自科創板,開源證券分析師孫金鉅認為,“科創板網下打新不再允許個人和非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同時大幅提高了私募基金的準入門檻,符合要求的C類投資者數量大幅減少。截至2020年3月底,參與科創板網下詢價且提供有效報價的投資者數量平均為320家,遠低于主板/中小板/創業板(超過2000家)。同時網下配售向A、B類投資者傾斜,從而實現了A、B、C三類投資者最終中簽率相對均衡(分別為0.16%、0.14%、0.13%)。
另外,科創板采用更為市場化的詢價機制,PE、PS、現金流貼現、市值/研發費用等估值方式均有采用,定價更接近公司的公允價值。市場化的詢價機制同時也提升了報價難度,對網下投資者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從統計結果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網下申購有效報價比例接近100%,而科創板平均僅86%。”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