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報披露已近尾聲,上市券商整體業績有了大幅提高,不過從披露數據來看,其信用減值損失不降反升。
數據顯示,在已經披露年報的上市券商中,共有27家出現了信用減值損失,合計達到171.68億元,遠遠超過2018年上述券商合計82.22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在業內人士看來,信用減值損失增長主要是受2018年股票質押風險持續發酵影響,預計2020年盡管整體信用減值風險有望下降,但受疫情沖擊相關風險仍不容忽視。
多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超10億
2019年券商年報中的信用減值損失增長再次引起市場關注。從各家信用減值損失具體情況看,海通證券以28.47億元居于首位,相比較2018年的16.22億元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長75.53%。信用減值損失超過20億元的還有國泰君安,2019年共損失20.5億元,相比較2018年的9.76億元同比增長109.89%。此外,中信證券、光大證券、東方證券、國信證券2019年的信用減值損失均超過10億元。
除了上述大券商的大規模信用減值損失,作為中小券商的中原證券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也格外引人注意,該公司2019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58億元,但信用減值損失卻為3.5億元,是凈利潤的6倍之多。光大證券、西部證券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超過當期凈利潤。2019年光大證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68億元,但當期信用減值損失為12.73億元,超過凈利潤的兩倍;西部證券2019年的信用減值損失為6.53億元,也超過當期6.1億元的凈利潤。
與上年同期相比,27家上市券商中有11家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較2018年同期出現增長,其中東方證券的信用減值損失由2018年的1.57億元增至2019年的10.44億元,增幅高達564.8%;廣發證券、國泰君安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較2018年也均翻倍,增幅分別為124.1%和109.89%。
股票質押是主要來源
年報顯示,股票質押式回購資金融入方違約導致減值準備計提,是券商信用減值損失的重要來源之一。此外,也有部分券商因債權投資、自身應收賬款問題造成大額信用減值損失。
以“失血”最多的海通證券為例,該公司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主要是其他債權投資信用減值損失增加。2019年海通證券的應收融資租賃款、融出資金、其他債權投資、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項目金額較高,分別為7.39億元、5.11億元、4.62億元和3.56億元。
對于信用減值損失,國泰君安在情況說明中指出,主要是開展和股票質押式回購的減值準備計提。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20.5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為10.37億元,占比超過五成。其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信用減值準備主要為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產生。
三箭齊發做好風險管控
在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看來,2019年上市券商因股票質押違約導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大增,主要原因受到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2018年出現的股票質押風險逐步在2019年暴露或者持續發酵,尤其是爆發股票質押風險的個股出現退市風險,將繼續導致上市券商不得不增加2019年度的信用減值損失,甚至部分券商出現了2019年信用減值損失超過2018年的現象。”
在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看來,隨著2019年上半年減值規模開始出現邊際下降,同時考慮到2019年半年報全面實行新的會計準則,信用減值相對充分,股票質押違約風險充分釋放,預計2020年券商信用減值風險將進一步下降。
不過潘向東強調,受疫情影響等因素,相關風險仍然存在,“疫情沖擊下,部分上市公司經營能力有持續惡化的可能,一旦觸發質押線,將會產生新一輪股票質押風險;在加大嚴監管的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出現財務造假,上市券商一旦‘踩雷’,將面臨信用減值損失大幅增加的風險;從總量來看,目前雖然我國股票質押總量和規模出現了快速下降,但隨著A股估值繼續調整,部分上市公司依然面臨股票質押爆雷的可能,上市券商股票質押計提信用減值規模短期難言出現顯著下降。”
潘向東預測,未來股票質押風險可能將從整體可控走向個券分化的趨勢,因此券商辦理股票質押業務依然需要警惕。“一是需要警惕個股的黑天鵝事件爆發,對于質押比例比較高的行業,例如房地產、電氣機械、制造等個股領域,依然需要警惕質押風險;二是梳理股票質押業務中存在風險較高的個股,做好風險預警;三是對于類似瑞信咖啡這樣的事件,要嚴格內部風控審核,避免再次出現財務造假遭受處罰的困境,加大質押違約處置規模和數量。”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