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證券突遇高層變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安信證券分管投行業務的高管、副總裁秦沖已于近日離職。
據接近安信證券人士透露,離職前,秦沖曾因配合相關調查失聯多日。
據悉,該調查或與上交所操艦被調查一案相關。據媒體報道,原上交所審核中心副主任操艦于今年6月被突然帶走調查。
7月,曾連續擔任三屆主板發審委委員的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原副總裁陳翔被帶走調查。
副總裁秦沖離職
公開資料顯示,秦沖畢業于復旦大學,獲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碩士學位,后獲芝加哥大學商學院EMBA學位。
加入安信證券之前,秦沖就職于光大證券,先后擔任光大證券資產經營部經理、總經理助理,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以及融資及并購業務部總經理。
2006年11月,國際部總經理秦沖率部眾近20人跳槽安信證券。
一并帶走的,還有多單投行業務,比如資本市場明星項目紫金礦業IPO。
2003年,光大控股主承銷的紫金礦業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為國內第一家境外發行上市的黃金行業公司,首發超額認購倍率743倍,融資額13.2億港元,首日股價升幅72.73%,成績亮眼。
2008年,當紫金礦業回歸A股時,安信證券成為了紫金礦業IPO的保薦人及主承銷商,因每股以0.10元面值發行,成為A股新股發行歷史中首家而備受市場關注,安信證券全程主導了該次創新發行。
2012年,深圳證監局核準秦沖證券公司經理層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秦沖進入安信證券高管團隊,分管安信證券投行業務。
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十幾年,秦沖領導或主持完成了紫金礦業、萬林股份、海正藥業、青島雙星、法爾勝等多家企業的融資業務及收購重組、私募融資業務。
投行業務躍升八名
目前,安信證券投行業務行業排十二。
成立2006年8月的安信證券,總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廣州、汕頭、佛山等地設立47家分公司,在29個省級行政區設有326家證券營業部。
公司股東為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國投資本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毅勝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在增資后達到100億元。
2021年半年報,安信證券實現營業總收入68.66億元,同比增長29.3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4.10億元,同比增長24.87%,營收與凈利潤漲幅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報告期內,安信證券投行業務收入6.74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72.68%,在所有主營業務中增速排第一。投行業務收入行業排名第12名,同比躍升8名。
上半年,安信證券完成股票主承銷項目12個,股票主承銷金額83.75億元,股票主承銷收入4.86億元,股票主承銷收入行業排名第八。
實際上,投行一直是安信證券持續強化的業務,行業排名靠前。
2016年和2017年,安信證券投行業務收入分別是15.62億元和13.19億元,行業排名第十一位。
2018年行業排名出現短暫下滑,一度下滑至行業前二十名之后。
2019年和2020年,安信證券對投行業務持續發力,特別是對科創板、創業板和精選層掛牌業務的布局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行業排名持續上升。
最新數據顯示,安信證券的IPO和精選層掛牌業務表現亮眼,上半年IPO家數和承銷收入均排名行業第八;完成精選層掛牌2家,完成家數排名行業第一。
或因上交所操艦案被調查
此次安信證券分管投行業務副總裁秦沖的離職,或因上交所操艦被調查一案。
今年6月,原上交所審核中心副主任操艦被突然帶走調查。
據公開信息,操艦本科畢業于同濟大學,后獲得復旦大學博士學位,在上交所任職接近20年,曾歷任上交所發行上市部副總監、上交所公司部總監助理、上交所發行上市中心副總經理一職。
除在上交所任職外,操艦自2010年起還曾擔任A股主板第12屆、第13屆、第16屆發審委委員,其參與審核的企業數量400多家。
7月,原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副總裁陳翔被帶走協助調查。
陳翔于1991年8月參加工作學本科學歷,教授級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曾任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委員會委員、管理合伙人、副總裁。
陳翔就職于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期間,經手的企業上市審計、驗資或再融資業務數量有十余家,包括海正藥業、榮盛石化、百達精工、金固股份、行動教育等。
作為國內頭部會計師事務所高管,陳翔曾在2012至2017年間,連續擔任第14、15、16屆主板發審委專職委員。
在陳翔審核的擬上市111家企業中,發審會通過情況的公司99家,占比89%,有9家IPO審核未通過,占比8%,其他3家,相較于其他發審委員,陳翔審核通過或未通過的上市公司比率處于正常范圍內。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先后被查的發審委,任職時曾有過多次交集,都審核過安信證券保薦項目。
證券業內人士表示,發審委委員一職都是我國證券市場IPO環節的關鍵角色,同時也是證監系統權力尋租案件的高發地,為了防范IPO違規造富,證監會已發布“刀刃向內”的新規。
在發布的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入股行為監管指引中,明確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入股擬公開發行并上市或新三板精選層掛牌企業的核查要求,對屬于規范范圍的離職人員突出靶向監管、壓實中介機構核查責任、維護市場“三公”秩序。
此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要求“堅持零容忍要求。依法嚴厲查處證券違法犯罪案件,加大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加強誠信約束懲戒,強化震懾效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