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周尚伃
自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以來,證券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先后經歷了四次并購浪潮:分業經營、綜合治理、一參一控、市場化并購。整體來看,券商間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規模擴張、提升實力、做大做強。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券商而言,一方面,可以通過不斷做大優勢業務、補充資本金的方式,實現規模的快速擴張;另一方面,并購重組是一條相對快捷的做大做強之路,尤其是優勢互補型的并購,對于大券商來說主導性更強。
回顧券商發展歷程,1994年2月份,宏源證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第一家A股上市的證券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后,2015年1月份,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申銀萬國與宏源證券合并,組建申萬宏源集團,完成了中國證券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樁券商合并案。
如今資產規模超萬億元的中信證券,也是在多年發展中通過無數次并購一步步壯大,實現了總資產的跨越式增長。
近年來,在監管層提出鼓勵通過市場化并購重組等舉措打造航母券商的背景下,證券業并購整合提速。從中金公司并購中投證券、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到天風證券與恒泰證券的橫向聯合,券商并購重組成功案例不斷涌現。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券業第五次合并整合已經拉開帷幕。
證券業并購重組是否迎來了好時機?對此,東興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嘉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并購重組后,公司的治理架構和人員整合是關鍵,業務資源有一定互補性的,重組成功率較高。從估值角度來看,當前行業整體估值較低,交易對價也相應會低一些,可能是相對較好的交易時點。”
此外,隨著外資投行在華布局加速,其控股或獨資券商增多,進一步助推我國券商參與國際競爭,做大做強。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外資機構在國內的業務開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這也為國內機構發展壯大提供了較為充分的緩沖時間。國內券商需要持續提升專業和服務能力來應對挑戰,為進入國際市場積累經驗。整體來看,內外資金融機構‘和合共贏’有利于推動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20:22 | 吉祥航空:按計劃推進國際化戰略 |
20:15 | 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升至32817億... |
20:15 | 5月8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貴州... |
20:14 | 中國化學舉辦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 |
20:13 | 引領行業向智能化變革 博雷頓登陸... |
20:13 | 鵬華基金舉辦走進三全食品活動 多... |
20:09 | 傳化智聯: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09 | 大港股份: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20:09 | 地素時尚:4月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6... |
20:09 | 東方證券:5月7日回購A股股份16641... |
20:09 | 多浦樂: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度暨2... |
20:09 | 海順新材:5月9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