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許盈
“這樣的境地面前,我們自己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營銷產品的過程中,我們自己是清醒的嗎?我們是真正站在客戶的角度想產品該不該買了嗎?我們難道沒有被KPI和營銷激勵牽著走嗎?失去客戶的信任,對我們而言就是‘錢還在人沒了’!如果我們的專業得到客戶認可,那個時候‘人聚錢自來’!”近日,面對市場寬幅震蕩,一位券商財富管理人士在客戶投資虧損后所做的深刻反思,引發了不少券業同行的共鳴。
財富管理轉型浪潮下,作為證券公司與客戶溝通的橋梁,投資顧問的思維模式正在不斷向買方投顧轉型,“以客戶為中心”的口號也有了依托。
2021年,券業投顧人數首次超過證券經紀人數量,并保持快速增長趨勢。中證協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證券行業投資顧問人數已達6.96萬人,相比2021年初增員8700余人,占到整個證券行業從業人數的20%。
從投顧的展業形式來看,財富管理時代已經與過去有顯著不同。過去,券商投顧人員更多地只做簡單的基礎服務工作,服務附加值不高,純通道業務特征明顯;如今,投資顧問的職能更加復雜,向著專業化、一對一、全天候等方向演進。
銀河證券相關人士指出,財富管理以客戶為核心,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解決方案,與以往對投顧人員的定義和要求有所不同。傳統經紀業務中投顧人員主要負責招攬和服務客戶,協助客戶進行股票交易,以獲取經紀業務傭金。而在財富管理轉型形成的新模式下,投顧人員在深入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下進行產品配置,匹配相符的股票、基金等產品,并在后續服務中長期跟蹤,分散風險,靈活管理。同時,投顧人員還會提供投資咨詢、建議等服務,來減少客戶追漲殺跌等行為造成的損失,夯實信任關系。
與此同時,“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投顧模式也逐漸在券業近七萬投顧的心中扎根。海通證券相關負責人就表示,在財富管理轉型背景下,投顧人員從之前“銷售規模導向”的賣方代銷模式,逐步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投顧模式轉型,具體表現為投顧服務方式變化、投顧產品模式變化、投顧展業平臺變化。國金證券也表示,投顧人員需要向買方顧問轉型,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客戶的整體財富規劃、資產配置及財富目標的達成。
服務模式變化之下,投資顧問的職能也進一步細化,呈現專業化分工的趨勢。
據申萬宏源投顧負責人觀察,縱觀券商行業,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由一位投顧全生命周期地服務一位客戶的所有需求,一位投顧可能被分配200~500名客戶,主要工作是促進客戶入金、交易、購買產品,但這本質上是營銷而非投顧。申萬宏源內部將投顧分為三類,即專業型投顧、資配型投顧、運營型投顧,進行鏈條式的合作。“過去的投顧更像是單兵作戰,而現在的投顧則是集團化作戰、數字化作戰。”在他看來,這三類投顧從事的是不同的工作,應該有不同的定位。
“投顧崗位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全行業近7萬持牌投顧,真正能夠勝任職責的鳳毛麟角,百里挑一。”申萬宏源投顧負責人認為,真正的專業型投顧,應該把其所學、所悟、所感以及對市場風險的判斷傳達給客戶,他們可以真正改造投資者的投資理念,起到“投資者教育”作用。專業型投顧是以幫助客戶盈利為目的,但不是簡單促進交易或產品購買,而是知識付費、吸粉,通過流量的方式為后面的資配型投顧導流,并在運營型投顧的協同下做好客戶維護與陪伴。
海通證券也對投顧人員進行了精細分工,將其細分為生產型投顧、銷售型投顧、建議型投顧、私人客戶投顧四類。國金證券則按照投顧的風格及能力對其進行分類,并基于客戶分層分類,以及客戶風格標簽的刻畫,將投顧與客戶之間進行精準的服務匹配。
有一點值得提及的是,傳統券商的互聯網轉型與互聯網金融平臺之間要有錯位的競爭,這是未來的方向。申萬宏源投顧負責人就坦言,“從大的零售客戶市場格局來看,其實在廣泛的投資理財客戶群體中,我們只要專注服務好其中的1/10,即屬于我們的中高端客戶就行了。部分長尾客戶會被螞蟻、天天等互聯網平臺搶走,這是不可避免的,券商在長尾客戶投入巨大精力,技術上拼不過也做不出足夠的差異性,但恰恰中高端客戶在互聯網平臺沒有粘性。券商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就要服務中高端客戶,服務好高端客戶后,規模與市場影響力就會不斷增強。”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