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在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券商對于融資“補血”更加迫切,因為資本實力已經成為影響券商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今年以來,已有8家上市券商實施再融資,合計募資額為855.3億元,還有不超過495億元的再融資計劃正在進行中。
資本量級增長及使用效率提升
加速行業格局變化
近日,又有券商的再融資有了新進展。國海證券的A股定增申請獲證監會核準批復,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5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以支持未來業務發展,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促進公司戰略發展目標實現。
關于募集資金的投向,國海證券擬使用47%的資金用于發展投資與交易業務,29%的資金擬用于發展資本中介業務。而在2020年國海證券實施的配股事項中,其使用63%的資金擴大信用交易業務規模,23%的資金擴大自營業務規模。
近年來,在券商再融資事項中,不少公司的定增事項并未獲得大股東的支持,最終實際募資額較預期存在大幅度“縮水”現象。不過,國海證券的大股東對于本次定增顯得尤為重視。
針對本次定增,國海證券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廣西投資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中恒集團、廣西金投均簽署了附條件生效的非公開發行股份認購協議;其中,廣西投資集團擬出資不少于1億元且不超過12億元認購,中恒集團擬出資不少于2億元且不超過3億元認購,廣西金投擬出資不少于3億元且不超過8億元認購。上述3家公司合計最少擬出資6億元、最多擬出資23億元認購國海證券本次定增股份。
華泰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沈娟表示,“券商業務鏈持續深化,股、債、商品及衍生品業務均衡發展是大勢所趨。資本補充是券商實現高效內生增長和有效外延并購的重要抓手,資本量級的增長疊加資本使用效率的提升,加速證券行業格局變化。”
今年以來,已有中信證券(A股及H股)、東方證券、興業證券、財通證券4家券商實施配股,合計募資約572.97億元;國金證券、長城證券2家券商實施定增,合計募資134.33億元;中國銀河、浙商證券完成可轉債發行,合計規模為148億元。當前,還有中原證券、中金公司、國聯證券、國海證券合計不超過495億元的再融資方案正在推進。
頭部券商融資規模更大
融資時點選擇更好
兩家頭部券商也展現了各自的融資實力。“券商一哥”中信證券今年已通過AH股配股合計募資約273.26億元。9月中旬,中金公司也拋出不超過270億元的AH股超大額配股計劃,擬募資額度僅次于中信證券。
從再融資的目的來看,中信證券配股募資必要性第一條就是響應國家戰略,打造“航母級”券商。而中金公司本次配股發行將提升公司的資本實力,縮小與其他國內頭部券商和國際投行的資本差距,推動公司加快規模化發展。
“資本是業務發展的根本基礎,頭部券商融資能力更優秀,體現在融資規模更高、融資時點選擇更好(行業景氣度較低時進行融資)、融資后資本使用能力更強(資產負債表運用能力更強、杠桿率更高)。同時,頭部券商具備更強的戰略眼光和執行落地能力。”沈娟解釋道。
興業證券非銀金融團隊分析稱,“從用表方式來看,資產負債表擴張依賴于股權融資和提高杠桿,頭部券商通過外延式并購和內生式再融資持續補充資本,2016年至2021年10家頭部券商經營杠桿提升26%至3.91倍。”
以中信證券為例,今年前三季度,中信證券作為行業龍頭業績表現韌性十足,實現營業收入498.21億元,同比下降13.8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5.68億元,同比下降6.11%,降幅均優于行業。上市券商中,僅有中信證券的凈利潤超百億元。
招商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鄭積沙團隊認為,“中信證券以規模擴張為導向,收入體量遠高于其他頭部券商且競爭優勢進一步拉大;業務方面,投行優勢一騎絕塵,機構業務全面領先,自營理念和效益引領行業,資本實力和規模效應等優勢明顯。”
17:28 | 鉑科新材:公司惠州新型高端一體成... |
17:28 | 彩虹集團: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長飛光纖:累計回購公司A股股份400... |
17:28 | 常青股份:公司尚未開始股份回購 |
17:28 | 超捷股份:截至4月20日公司股東人... |
17:28 | 馳宏鋅鍺:4月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 |
17:28 | 春秋航空: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71180... |
17:28 | 慈文傳媒:截至4月30日收盤,公司... |
17:28 | 戴維醫療:關于全資子公司申報醫療... |
17:28 | 甘肅能化: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7:28 | 公牛集團:公司尚未開始實施回購 |
17:28 | 古越龍山:公司暫未實施股份回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