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俊毅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部分人群對于家族財富管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家族信托業務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不少金融機構及金融服務機構積極尋求信托公司合作,攜手布局家族信托領域。
近日,西安方元財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與西部信托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家族信托業務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家族信托業務領域深入合作,共同建立緊密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拓家族信托市場。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家族信托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不同機構之間需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家族信托獲金融機構青睞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券商或私人銀行表示要布局家族信托領域。比如,3月30日,瑞銀證券宣布,正式向中國內地高凈值客戶推出境內家族信托信息資訊服務等相關方案,這也是國內外資券商首次推出此類服務。8月份,長安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與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家族信托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家族信托業務信托事務管理、資產管理投資顧問服務、綜合金融服務等領域提供相互支持和協助,展開相關業務的全面合作。
8月11日,恒豐銀行私人銀行專營機構獲得銀保監會同意開業的批復,恒豐銀行私人銀行表示,要著力打造以家族信托為特色的私人銀行,搭建專業隊伍、品牌營銷、客戶服務、產品創銷、敏捷科技、風險合規六大體系,致力于創建一流的家族信托私行品牌。
此外,家族信托業務已經成為部分金融機構業務增長的重要發力點。比如,中國銀行在2022年半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該行大力推動家族信托發展,家族信托客戶數比上年末增長63.72%。平安銀行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銀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3.4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1%,其中私行達標客戶AUM余額1.5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5%;具體來看,平安私人銀行的家族信托及保險金信托保持快速增長,新設立規模316.47億元,同比增長超57%。
對于金融機構與信托公司建立合作的原因,普益標準研究員王麗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信托公司在信托交易結構設計和運作方面具備豐富經驗,同時也具備一定高凈值客群基礎,機構積極尋求與信托公司合作,可進一步拓寬業務空間。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的家族信托尚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管理規模小、投資對象和需求多樣化、服務期限長、財富管理水平要求高等特點,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可彌補自身在客戶資源和投研能力方面的不足,提高家族信托的資產配置效率和綜合服務水平。
潛在市場需求巨大
據中信登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份,國內家族信托總規模已達3623.8億元,2022年4月份至6月份分別新增140.46億元、118.59億元、182.32億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家族信托潛在市場需求巨大。
談及家族信托規模不斷增長的原因,中因律師事務所律師欒靖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家族信托可實現保值增值、風險隔離、按需分配等功能,能夠解決財富傳承的諸多痛點,借助家族信托能使財富、企業傳承有序,是功能最強大的傳承工具。
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家族信托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普益標準研究員崔盛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家族信托業務發展時間較短,信托公司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滿足高凈值客戶多元化的需求,具體表現為: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有待樹立、綜合服務能力尚未構建、制度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同時,目前國內家族信托也存在部分法律問題尚待解決。欒靖宣表示,首先是信托監察制度不明確;其次,信托財產登記制度仍不完善,尤其以股權、房地產、藝術品等資產設立家族信托,長期以來均無法實現財產登記。因此,盡快明確信托監察人制度和完善信托財產登記制度至關重要。
未來,如何開拓家族信托的“藍海”?王麗婷認為,不同機構之間需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其中,信托公司與商業銀行合作可以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和渠道優勢,增加家族信托與客戶的接觸面,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資產配置和理財咨詢等綜合金融服務;信托公司與券商合作可以憑借券商的投研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權益類資產配置咨詢服務,更好地滿足家族信托客戶多樣化的投資需求。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