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俊毅
隨著國內公益體系的不斷完善,慈善信托的發展速度也在加快,備案數量及規模呈現出平穩增長態勢。
據了解,慈善信托是以慈善為目的,以社會不特定人群為受益人,以信托為手段的法律框架。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慈善信托不但能彰顯社會責任擔當,還是信托公司回歸本源的主要轉型方向,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慈善中國最新數據,截至1月30日,全國備案慈善信托總計1201單,資金規模達53.16億元,涉及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擁軍優撫、恤病、醫療衛生、鄉村振興、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
《證券日報》記者對比歷史數據發現,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國備案慈善信托總計773單,資金規模達39.35億元;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國備案慈善信托總計1184單,資金規模為51.66億元;2022年較2021年增長411單、12.31億元。
在萬向信托總裁王永剛看來,慈善事業以新的歷史使命和更高定位,在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方面,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慈善信托在其中大有作為。以信托的形式參與慈善事業有三方面的制度優勢。一是有效實現財產安全隔離;二是管理運作更規范、公開、透明;三是運用靈活,可更好實現委托人特殊的慈善目的。
需注意的是,隨著國內慈善領域日漸發展,也出現了慈善組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監管制度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在此背景下,2022年12月27日,慈善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首次審議,為更好發揮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提供了更充分的法治保障。
草案中明確規定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得指定其利害關系人作為受益人;并應當設置信托監察人,以嚴防委托人和受益人之間的不當利益輸送。
“草案進一步完善了慈善信托制度,全面規范慈善信托運作,是對慈善信托發展現狀的回應,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其良性發展。”中因律師事務所律師欒靖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信托公司在現行環境下如何實現慈善信托的可持續發展。中融信托的研報指出,一是推廣“慈善信托+慈善組織”雙平臺合作模式;二是開展“慈善信托+碳中和”等創新服務場景;三是因地制宜借鑒國外成熟業務模式;四是深度挖掘家族信托對慈善信托的貢獻價值。
展望未來,近期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慈善信托發展報告》提出,為繼續推動慈善信托規范健康發展,應鼓勵慈善信托創新,提升慈善信托社會影響,進一步完善慈善信托業務監管體系,健全慈善信托稅收優惠政策和信托財產登記制度,以助推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更好地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