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業仍存在“規模增、業績降”現象,新老業務雖在“變軌”,但新業務支撐業績尚需時間
本報記者 邢萌 張安
近期,信托公司相繼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光大信托、上海信托、外貿信托、興業信托等多家公司將業務轉型列為今年工作重點。
其中,光大信托表示,2024年,要促進創新轉型,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集團協同,增強優質的信托產品服務供給。
興業信托提出,要積極把握行業轉型機遇,提升受托專業能力,推動轉型發展再提速、不良處置再攻堅、服務水平再提升、體制改革再深化。
去年,信托業務三分類新規落地實施,信托公司明確了資產服務信托、資產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等三大業務轉型方向,轉型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新規落地已半年有余,信托公司轉型成果如何?新老業務“變軌”遇到哪些難點?突圍路徑有哪些?帶著上述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多家大中型信托公司及行業專家,探尋信托業務轉型破局之路。
資產服務信托最吸睛
2023年6月份起,《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即“信托業務三分類新規”)正式實施,信托業務被劃分為資產服務信托、資產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類,引領回歸本源,開啟了新一輪信托行業轉型之路。
如今,信托業務三分類新規已實施半年有余。總體來看,信托行業在貫徹實施信托業務新分類標準過程中步伐穩健,規模穩步增長。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為22.64萬億元,已連續6個季度保持正增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排在第一位的資產服務信托是最大的一類業務,既是信托公司建立競爭優勢的重點領域,也是其最主要的發力方向。
“當前,在信托業務三分類導向下,積極探索、發展資產服務信托,能夠凸顯信托差異化和不可替代性,彰顯信托制度優勢,打造信托專屬業務領域;同時,能夠助力信托公司積極踐行信托服務的人民性,具有廣闊前景。”紫金信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曉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資產服務信托位于三大類中的首位,充分展現了信托制度的獨特性,順應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服務于生產生活多個場景,更證明了信托行業在金融體系中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周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資產服務信托領域,尤以財富管理服務信托中的家族信托、家庭服務信托受青睞。記者獲悉,家族信托方面,五礦信托布局家族信托管理規模穩步放量,目前管理規模達到604.86億元;截至2023年底,外貿信托的家族信托受托管理規模超800億元。家庭服務信托方面,2023年已有近20家信托公司推出了專屬品牌的家庭服務信托。百瑞信托的家庭服務信托突破400單,總規模超10億元;2023年11月份,中糧信托推出“方禾家庭服務信托”,展業兩個多月以來,已有近300個家庭加入,存續資產管理規模超6億元。
資產管理信托領域,標品信托產品規模突飛猛進,證券市場成為信托公司布局重點。2023年,外貿信托證券信托業務規模破萬億元;中誠信托的標品信托業務規模超過2500億元,同比增長超50%。
對此,中誠信托投資研究部負責人王玉國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信托業務由融資類轉向投資類的過程中,標品信托業務是信托公司轉型重點方向之一。未來,伴隨著專業人才的不斷引入,主動管理能力的持續提升,信托標品業務成長空間廣闊。
作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金融工具,慈善信托發展迅速。據悉,五礦信托成立慈善信托規模達到7515萬元;外貿信托累計成立慈善信托52單,合計信托財產3505.76萬元;紫金信托、中誠信托累計備案慈善信托均超30單。
“公益慈善信托業務可有效聯結金融資源與慈善需求,是信托制度社會性、普惠性的集中體現,也是信托業踐行社會責任、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鄧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商業模式待成熟
雖然信托公司在轉型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從行業整體來看,仍面臨新業務商業模式不清晰、業務報酬率較低、投研能力不足等痛點問題。因此,信托行業仍存在“規模增、業績降”現象,新老業務“變軌”不暢,新業務支撐業績尚需時間。
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信托業務收入為387.38億元,同比下降21.84%,信托主營業務的收入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恢復提升。再聯系此前公布的53家信托公司2023年度業績數據來看,2023年,近半數信托公司全年業績難言樂觀。營業收入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中,僅3家實現正增長。
高曉俊表示,當前階段,信托公司部分轉型業務開展時間不長、經驗尚在積累,需要不斷培育能力。同時,服務信托盈利模式尚未形成,暫未形成規模效益。
換句話說,信托公司推動業務轉型期間,尚未能找到支撐盈利水平穩健增長的商業模式,行業仍需持續探索創新。
周萍表示,從外部環境看,現有的政策法規還不足以支撐資產服務信托快速、規模化發展。從信托公司自身來說,舊模式下的管理方式還需大幅扭轉,組織架構、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人才結構等都需要深化調整。
百瑞信托相關負責人表示,信托公司需要通過科技賦能,持續做大業務規模,實現以量補價,同時需要增加業務附加值,提高業務報酬率水平。在布局資產管理信托業務方面,近年來,信托公司始終圍繞提升投研能力、調整人才結構和組織架構,但未來還需要優化提升,為投資人提供更豐富多元的資產管理產品。
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信托業務三分類新規為信托公司的業務轉型規定了相同的“賽場”,不同的信托公司資源稟賦不同、業務規模不同,注定了信托公司的轉型方案沒有標準答案。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成為信托公司的共識。
平安信托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同信托機構的股東背景及資源各不相同,依托股東的客戶、渠道、產業資源,豐富服務信托應用場景和服務內涵,在細分服務領域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例如,在開展資產服務信托業務方面,信托公司是全面布局嘗試所有的業務品種,還是有針對性地切入個別業務,在開展新業務時,人員配置、考核機制等各方面配套設施要如何跟進調整,都需要信托公司具體探索。
高曉俊表示,當前,紫金信托率先布局的業務領域是按照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的指導思想,基于公司稟賦,找準細分領域實施的。
在布局資產管理信托等具體業務方面,百瑞信托認為,信托業應當充分理解“中國特色金融體系和金融文化”的內涵,尋找在新的歷史階段信托業新的發展定位。需要尋求與其他資產管理機構的差異競爭優勢,比如,信托除了投資外,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等工具創設資產,可以通過開展股權投資等創設另類資產。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