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0日晚間,科創板38家企業全部披露了前三季度業績。整體業績實現較快增長,38家企業共實現凈利潤84.91億元,同比增長達70.58%。企業研發投入持續保持高強度,平均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2.69%。
市場人士認為,科創板企業整體業績符合預期。從長期看,應當關注企業如何利用資本市場擴大技術、產品優勢,發揮資本活水的威力。對于業績分化的情況,投資者需要做好投資決策,理性投資。
普遍增長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38家科創板公司收入利潤整體實現雙增長,共計實現營業收入683.04億元,平均同比增長率17.98%;凈利潤為84.91億元,平均同比增長率高達70.58%。其中,29家公司實現利潤同比增長。
具體看,航天宏圖、睿創微納收入實現翻番,分別增長224%和133%。凈利潤方面,增速超過100%的公司9家,傳音控股、中微公司和交控科技增速均超過300%,分別為732%、399%和325%;山石網科、航天宏圖扭虧為盈;9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
“科創板企業成長性明顯。”上海一家大型私募研究總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目前已經披露的情況看,科創板企業普遍具有凈利率高、銷售費用低等特點,說明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較強。
Choice數據顯示,柏楚電子、瀾起科技等5家科創板企業的銷售凈利率在40%以上,柏楚電子銷售凈利率高達68%。38家科創板公司的平均銷售凈利率在21%以上。
從行業情況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重點行業公司業績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成為科創板公司業績增長的中堅力量。新能源行業表現最為亮眼,實現營業收入55.71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凈利潤8.04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嘉元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1.73億元,同比增長49%,實現凈利潤2.6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52%。
備受關注的集成電路行業表現不俗,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60.56億元和13.2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和35%。其中,睿創微納表現較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3%,凈利潤同比增幅達143%。
生物醫藥行業值得關注。海爾生物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18%,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79%;心脈醫療和南微醫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均超過40%,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達到48%和39%。軌道交通行業的交控科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凈利潤增幅高達325%。
注重研發
科創屬性是衡量科創板公司的重要標準之一。從三季報數據看,科創板企業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38家企業前三季度總計投入研發費用40.31億元。其中,10家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金額超過1億元,12家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15%,平均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2.69%。
申萬宏源分析師林瑾梳理發現,多數科創板企業細分行業地位突出。其中,細分行業市占率前三或在全球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26家,占比過半。晶晨股份、中微公司、心脈醫療等公司在細分市場份額居行業首位。
“投資科創板公司業績增速是一方面,核心要觀察其是否在全球范圍擁有核心競爭力。很多科創板公司擁有這樣的潛力。”一家大型公募的投資經理表示。
以昊海生科為例,公司全球擁有231名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17.34%,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兩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以及四個省部級技術及研發轉化平臺和一個上海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并在中國、美國、英國建立了一體化的聯動研發體系,初步形成國際、國內一體化的研發布局。公司產品及技術兩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得發明專利40余項。2017年6月,由昊海生科牽頭申報的“新型人工晶狀體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發”項目成功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并于2017年12月正式啟動。
“希望這些公司上市后,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資源,將自己在各個領域的領先優勢逐步擴大,最終成為成熟的、全球領先的科技型企業。”前述公募投資經理表示。
前述私募投研人士坦言,并不是特別在意科創板公司一個季度的業績表現,更多關注公司的技術、產品和團隊是否更具有成長性和競爭力。昊海生科執行董事兼董事長侯永泰在10月30日的上市儀式上就表示,“將持續專注于現代新型生物醫用材料的新技術研發和轉化、專業化產品市場服務,增強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分化顯現
部分科創板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出現波動,企業盈利分化顯現。
天準科技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95億元,較2018年同期下降19.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41.81萬元,同比下降80.12%。對于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收入的季節性變化和費用持續增長。另外,公司前三季度來自主要客戶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的收入不如預期,收入結構變化導致產品綜合毛利率下降。
沃爾德前三季度凈利潤下降10%,主要系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同比增長較大。晶晨股份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32億元,同比下滑27%,主要系營業收入同比增速放緩以及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加7277萬元。
“科創板企業業績分化在預期之中。‘小而美’的企業通常面臨收入規模小、客戶類型相對單一等問題。在上下游行業波動時,業績變化會體現的更加明顯。應該關注長期趨勢,交易時適當考慮短期業績波動的影響。”前述私募研究總監表示。
中泰證券研究報告表示,科創板公司屬于以科技創新為導向的成長期公司。在成長早期階段,業績波動較大屬于正常情況。伴隨后續政策支持及高研發支出占比作用顯現,預計將出現盈利穩定及環比改善的態勢。
“科創板企業資質好,但抗風險能力較差,業績波動屬于正常現象。但是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要更多考量公眾投資者的利益。”前述公募投資經理坦言,“投資者也要有足夠的風險管理能力,適應科創板企業的特點,理性投資。”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