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李正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試驗田,科創板的推出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科創板定位聚焦于有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硬科技企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六大領域成為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行業重點。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六大領域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其中,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以及新能源三大領域,更加值得期待。“這三大領域的技術突破需求更加急迫,同時,我國對于這三大行業也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儲備。”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表示,一方面,隨著5G技術的普及,有可能給信息技術領域帶來一次新的產業革命;另一方面,我國新能源領域未來十年一定會有新的突破。
隨著硬科技日漸受到重視,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科技創新的隊伍當中。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技術門檻、資金門檻、人才門檻等一系列條件的限制,能夠始終堅持創新理念,并最終獲得成功的企業數量相對有限。而對于科技創新類型的初創企業,需要注意的問題也不少。
龍門資管總經理李映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從主觀角度來看,首先,公司團隊負責人要具有廣闊的胸襟,要以科技報國和實業報國為理想;其次,公司企業文化要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敢為天下先;再次,公司應敢于提高研發投入占比,更快速的獲取核心技術專利,實現技術層面的彎道超車;最后,大股東要愿意與核心骨干員工分享股權,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成恩資本董事長王璇認為,對于科技創新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資源無疑是人才。企業需要好的管理方式和有效的激勵制度,吸納優秀人才,并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另一方面,公司要把握研發方向,做好技術研發與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的配合。
從客觀角度來看,楊德龍認為,企業要進入這些硬科技領域,第一需要具有相關行業的技術,最好是業內領先的技術;第二需要有一定的資本實力;第三需要對產品市場有一定的研究,能夠抓住市場的機會。
隨著不斷地發展壯大,硬科技企業在經歷了創業初期的大浪淘沙之后,未來勢必需要借助資本市場的融資力量,登陸科創板成了一個恰逢其時的選擇。浩坤昇發投資董事長張門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要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同時敬畏法律,切實以振興國家科技為己任,摒除上市圈錢等短期暴利思想。
“高新技術都面臨著研發周期長、研發成果商業轉化難等問題,所以,每一項關鍵核心技術從研發到產業化運營,都是一個漫長的風險之旅,企業必須穩扎穩打,不能急功近利。”張門發說。
楊德龍認為,監管層對于這些硬科技領域的初創型企業,應該大力支持,雖然這一類企業成功的概率并不高,但是一旦成功,就可能是行業的龍頭,將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傳統行業已經趨于飽和,新興行業才是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的希望。”楊德龍說。
李映宏表示,作為監管部門,既要有一顆包容的心來允許這些企業逐步成長,又要嚴格規范企業信息披露,監管合法依規運營,對其中的“害群之馬”必須按照相關法規嚴厲懲處,以儆效尤。同時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不受侵犯,激發投資者積極性,助力市場良性發展。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