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在科技創新和市場需求帶動下,許多醫藥與醫療器械公司業績明顯提升,整個醫藥生物板塊也成為上半年的領漲板塊之一,但這個板塊中的大輸液類上市公司卻成為了績差生。
由于疫情期間患者到醫院就醫量減少,間接導致對輸液等醫療用品的需求下降。“我們醫院日常線下問診量在8千人次到1萬人次左右,在疫情期間下降了大約一半左右,疫情緩和后才逐步恢復。”佛山市禪城中心醫院執行院長胡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候表示,因為提供了在線問診,所以大部分患者的用藥需求依然能夠滿足。
正因為終端市場在疫情中受到的影響,導致擁有千億規模的大輸液產業遭遇了市場的寒冬期。半年報數據顯示,行業三大龍頭科倫藥業、華潤雙鶴和港股公司石四藥集團在上半年都出現了兩位數的業績下滑。科倫藥業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18.95%,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72.15%;華潤雙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14.77%,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13.19%;石四藥集團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23.3%;凈利潤同比下降54.9%。
盡管如此,券商依然看好大輸液上市公司,國信證券對科倫藥業下調了盈利預測,依然維持了“買入”評級,認為公司基礎輸液受疫情影響嚴重,但依舊維持了國內龍頭地位,研發投入不減,逐步進入新藥收獲期。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公司董事長龔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患者線下就診急劇減少,導致大輸液類公司業績與庫存承壓,股價表現更是在醫藥板塊中墊底,但是患者對這類藥品的需求并沒有消失。隨著疫情的緩解,醫院的診療與手術情況得到恢復,對輸液產品的需求也會恢復正常,因此大輸液類公司下半年的業績將有所好轉。
龔濤介紹,自從2012年國家開始正式實施“限抗令”,大輸液行業開始加速整合,百余家大輸液廠商到2016年已經不超過30個,經歷此番行業大整合后,中小企業逐步退出市場,龍頭公司的盈利開始釋放,大輸液行業在政策和市場的共振下,已經走過了一波供給側改革,落后產能順利出清。
不僅市場進一步集中,大輸液龍頭公司也在立足行業的同時,向其他產業進發,如科倫藥業新藥板塊放量迅速,上半年銷售金額達到9.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90%,在上半年業績下滑的情況下,科倫藥業選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5.48%。華潤雙鶴和石四藥集團也在積極進行轉型,華潤雙鶴加大了慢病業務投入,石四藥集團非大輸液業務上半年的業績表現普遍出色。
“接下來大輸液行業將面臨新一輪的行業集中度提升考驗,部分省市今年也對輸液類藥品和醫療器械試點了集中采購,這將進一步加速行業的整合。大輸液行業短期的關注點是下半年業績提升和估值修復行情機會,長期的關注點是集中采購帶來的行業整合和企業的創新驅動。”龔濤說。
但也有券商醫療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表示大輸液行業的凈利率普遍較低,如果集中采購大范圍實行,會對相關公司產生較大的業績壓力。相比純粹的大輸液公司,以輸液業務為長期發展基礎,向其他醫療服務和醫藥創新領域延伸,這樣的公司才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編輯 上官夢露)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