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證券】
宏觀:7月第3周,權益市場戰況慘烈,Wind全A下跌4.51%,全周成交額依舊保持在7.4萬億以上,價量分歧拉大,多空廝殺激烈。其中7月16 日當天下跌了4.5%,前期抱團的食品、醫藥、科技、券商等板塊領跌。股債依舊維持較強的蹺蹺板效應,債券市場迎來喘息,中債國債指數錄得 四連陽,信用債的表現相對滯后,但也逐漸開始反彈。1.權益——房地產 施工反彈和流動性溢價回升繼續支撐風格再平衡,短期分歧加大但情緒仍然較高,回調兌現后震蕩。2.債券——過度悲觀的緊縮預期有所修正,短期震蕩或反彈。3.商品——金融屬性大于工業屬性,黑色維持多頭趨勢,供需受降水影響,短期震蕩或回調。4.匯率——跟隨權益市場波動。
電子:1.鉭電容:性能優良的電子元器件,技術不斷發展,產業鏈完善,軍民應用前景廣泛。2.軍用市場:政策利好+軍費支出增加,軍工行業景氣度可實現長期跨越,軍工元器件未來景氣度持續,鉭電容行業受益。3.民用市場:百億級市場,缺貨漲價+加速進口替代。需求端:新基建推動,民用鉭電容工業需求旺盛,供給端:Q2歐美疫情蔓延,主流廠商產能受限。 我們看好軍品需求持續景氣+民品缺貨漲價+加速進口替代背景下國內鉭 電容行業的產業機遇,建議關注宏達電子和振華科技:(1)宏達電子:電 子元件百強企業,軍品民品雙輪驅動,公司維持65%以上高毛利率,產品以鉭電容器為核心,業務逐漸拓展至其他電子元器件;(2)振華科技:軍品元器件核心供應商,鉭電容國內領先企業,公司近年主動調整收入結構,盈利能力不斷提升。風險提示:國產廠商技術提升不及預期、軍用產品需求釋放不足、民用領域需求釋放不足、公司募投項目投產情況不及預期。
【東吳證券】
電子行業:全球光學攝像頭市場不斷增長,手機應用成最大助力。受益光學行業景 氣度全面提升,根據Yole數據,預計2022年全球攝像頭市場規模將超過450億美元,2016-2022年CAGR為12.2%。手機攝像頭市場占比超80%,為全球攝像頭市場核心增長動力,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預計2018-2024年,手機攝像頭行業規模預計將從271億美元增長到457億美元,CAGR為7.75%,2021年出貨量將達到75億顆。投資建議:我們看好手機攝像頭技術創新升級以及多下游領域增長帶來 的光學行業景氣度全面提升,建議關注:韋爾股份(CIS)、水晶光電(濾光片)、五方光電(濾光片)、聯創電子(鏡頭)、歐菲光(模組/鏡頭)、匯頂科技(光學屏下指紋)、歌爾股份(AR/VR)、晶方科技(CIS封測)。
醫藥生物:上周生物醫藥指數下跌1.65%,板塊表現優于滬深300的4.39%的跌幅,維持強趨勢 本周、年初至今生物醫藥指數漲幅分別為-1.65%、49%,分別優于滬深 300的2.7%、38%;本周疫苗、化藥制劑、中藥調整較小,醫療器械、商業及服務調整幅度較大;漲幅前三金達威(+26%)、冠昊生物(+23%)、 健康元(+11%),跌幅前三佰仁醫療(-25%)、賽升藥業(-24%)、寶萊 特(-22%)。2020年初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國內經濟,尤其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形成一定沖擊,醫療產業的確定性成為國內外資金追捧對象;但由于醫藥板塊位置高、估值貴、醫療基金收益率高,其板塊短期有所回調為正常,不改變其趨勢。網傳生物類似物、中藥等帶量采購,具有前瞻性、但短期內沒有明確結 論;醫藥投資策略:百花齊放,疫苗、器械爭鳴,無論標的市值大小, 業績驅動股價。重點推薦4大子產業:醫療器械、疫苗、創新藥、原料藥等。1)醫療器械:邁瑞醫療、安圖生物、新產業、凱利泰、威高股份、三鑫醫療等;2)疫苗:康泰生物、智飛生物等;3)創新藥:恒瑞醫藥、 復星醫藥、億帆醫藥等;4)BioTech: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5)原料 藥:華海藥業、仙琚制藥、美諾華等。
【財信證券】
原油:據金十數據報道,北京時間7月21日,WTI原油突破42美元/桶,為3月6日以來首次,日內漲2.85%;布倫特原油日內漲3%,報44.56美元/桶,刷新3月以來新高。油價此番上漲主要還是受到隔夜疫苗頻傳好消息的影響。牛津大學研究人員表示,牛津大學開發的疫苗展現出良好的抗體與T細胞反應。中國工程院院陳薇領銜的團隊研發的疫 苗可以誘發免疫反應,《柳葉刀》表示其是安全的。此外,美國周一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和財政部長姆努欽等人討論財政救助方案,這是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談判的起點,推升了市場對新一輪財政刺激的預期。市場看好未來原油需求,油價因此走高,利好石油煉化行業景氣回升。相關標的:上海石化、恒逸石化。
交通運輸: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穩妥有序恢復省際旅游客運切實做好旅游客運常態化疫情防控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與文化和旅游部門溝通對接,密切跟進本地跨省(區、市)團隊旅游業務恢復運營安排,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可與跨省(區、市)團隊旅游業務同步恢復,國內游輪運輸要在充分、科學、綜合評 估分析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國內游輪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審慎有序復航。在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國內旅游復蘇背景下,預計國內航空需求及游輪需求將逐步釋放,關注估值低位的國內低成本航空龍頭:春秋航空,以及游輪概念股:渤海輪渡。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