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30日,84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年報,其中648家披露擬進行現金分紅,占已披露年報上市公司數量的76.96%,113家擬現金分紅比例超50%。
3月29日,江鈴汽車拋出靚麗高分紅預案: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4.76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30.01億元。以公司3月29日收盤價25.39元/股計算,A股股息率高達13.69%,B股股息率達到驚人的48.9%。對此,A股市場也給予積極回應,3月30日,江鈴汽車剛開盤就以27.93元封住漲停板。
伴隨上市銀行2020年年報陸續披露,有關去年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的相關數據逐漸浮出水面。已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各上市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的進度不一,股份制銀行在凈值化轉型上凸顯優勢。
《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中獲悉,盡管很多銀行非常重視投資者教育工作,但多數投資者對凈值型理財產品仍不理解,接受程度較低。同時,部分銀行理財經理的業務能力薄弱,營銷時只關注“產品業績基準”和“風險等級”,對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征、產品收益如何構成等方面理解的不夠深入。
2020年A股上市險企高管年薪誰最強? 中國平安四高管稅前薪酬過千萬元霸榜
日前,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上市險企均披露了絕大多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簡稱“董監高”或“高管”)的2020年薪酬情況。其中,中國平安聯席CEO陳心穎的稅后薪酬最高,達到1078.33萬元,應繳納個人所得稅達825.11萬元。
從稅前薪酬情況來看,在五大上市險企已披露薪酬的高管中,有10位高管稅前薪酬超過500萬元,其中有9位來自中國平安。值得注意的是,有4位險企高管稅前薪酬超過1000萬元,均為中國平安的高管。
【證券時報】
小米造車傳聞終于坐實。在3月30日晚上的小米春季發布會上,雷軍宣布,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
雷軍表示,從今年1月15日開始調研造車。此前,雷軍曾兩次造訪馬斯克,對電動汽車產業非常看好,過去也投了接近10家電動汽車產業公司。今年1月15號,小米董事會建議研究電動汽車前景。
對于造車,小米一直非常糾結。雷軍表示,“有時候白天能想出100條理由造車,晚上又能想出100條理由不造車。當時小米決定造手機時,一切都是空白,而且手機行業強手如云。現在小米已經是世界500強,又擔心害怕什么呢?”目前,小米現金儲備1080億元。
第一季度即將結束,已有168股發布了業績預喜公告。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預告凈利潤增幅中值超過100%的個股共有103只。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外,天鐵股份、黑貓股份、魯西化工凈利潤增幅居前。公告發布后一交易日,魯西化工直線拉升漲停板,公司一季度預計盈利9億元~10億元,同比上升5245.53%~5839.48%,主要受產品漲價影響。
截至最新,預增幅度最高的是天鐵股份。天鐵股份預計第一季度凈利潤為6800萬元~7500萬元,同比增長6602.15%~7292.08%。對于預增原因,公司表示,軌交行業景氣度較高,尤其是城際和市域軌道建設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海通國際仍是6家公司中當仁不讓的霸主,以83.3億港元的收入位列第一,并實現凈利19.33億港元,同比增長24.63%;其次是國泰君安國際和交銀國際,分別實現收入48.73億港元、20.76億港元,年度凈利分別同比增長74.53%、68.44%;而西證國際證券和興證國際則在報告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和大規模爆發,中資券商海外業務也隨之受到沖擊,多家券商國際業務半年報業績明顯承壓。而2020年報顯示,6家中資券商國際業務子公司中4家凈利同比增長,1家虧損同比收窄,顯示中資券商國際業務下半年實現V型反轉。
【中國證券報】
2020年可謂公募基金的大年,不少基金公司規模業績雙豐收。在日前發布的廣發證券2020年年報中,“公募一哥”易方達基金去年的盈利情況浮出水面,營收92億元,凈利潤27億元,同比大增59.27%。
從當前已披露盈利情況的近30家基金公司來看,工銀瑞信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中銀基金等11家基金公司,去年都實現了超10億元的凈利潤,交銀施羅德基金更是凈利潤同比大增114%。
3月30日晚間,中金公司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中金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36.6億元,增長50.17%;實現凈利潤72.07億元,增長70.04%;每股收益1.6元,增長61.38%。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80元(含稅)。
中金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中金公司各項業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經營效益持續提升,公司網絡和客戶覆蓋進一步加強,業務協同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成效,做大做強步伐明顯加快。
3月26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出讓48宗國有建設用地,全部為涉宅地,供地總面積約393萬平方米,起拍總價超901億元,計劃于4月26日至27日分批限時競價出讓。
廣州是四個一線城市中率先集中供地的城市。從出讓的區域來看,這次供地主要集中在外圍區域,其中增城區18宗,是供地最多的區域,白云區有8宗。
【上海證券報】
周二,A股市場延續反彈趨勢,三大指數均震蕩走高。滬指日線收獲4連陽,收盤站上20日均線。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456.68點,漲0.62%;深證成指報13888.44點,漲0.85%;創業板指報2771.32點,漲1.37%。滬深兩市合計成交7493.53億元,與前一天基本持平。盤面上,前期持續火爆的碳中和題材昨日高位分化,不少概念股劇烈波動。
作為本輪碳中和概念行情的領漲標桿,順控發展昨日股價再度漲停,自上市以來已攬入17連板,持續刷新A股今年以來連板紀錄。因股價多次達到異常波動標準,順控發展周一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被要求說明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近期股價漲幅較大是否與公司基本面相匹配,并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3月30日晚間,由于皖通科技內斗打起訴訟戰,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皖通科技詳細論證:“公司董事會認為其(西藏景源)行使表決權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原因,繼而延期召開股東大會的理由是否充分。”
上述沖突源于皖通科技股東南方銀谷(內斗一方)聲稱股東西藏景源(內斗另一方)此前增持上市公司部分股份存在信息披露違規,所以西藏景源所持上市公司部分股份不具有表決權。公司董事會基于該事項核查后,對計劃4月7日召開的公司臨時股東大會進行延期。
3月30日晚,貴州茅臺2020年年報正式披露。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業總收入979.93億元,同比增長10.29%;實現營業收入949.15億元,同比增長11.10%;實現歸母凈利潤466.97億元,同比增長13.33%,相當于每天賺取的凈利潤高達1.28億元。
相對來說,貴州茅臺的業績增速略低于控股股東茅臺集團。稍早前,貴州省政府方面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茅臺集團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7%和18.2%。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