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本屆進博會共有58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參加國家展,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參展商亮相企業展,國別、企業數均超上屆。業界預計,本屆成交額亦有望再創新高。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天眼查數據查詢,此次有超百家來自全球各地的家電、家居、技術裝備企業參會。它們聚焦于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等熱點,充分展示了各自在零碳城市規劃、企業數字化轉型等領域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北交所設立不僅將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也是完善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一步。北交所設立作為全面注冊制進程中的重要一環,利于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北交所試點注冊制,同樣以信披為核心,嚴把公司“入口關”、質量關,除了監管部門,券商等中介機構也承擔了相應職責。
10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董事長徐明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實踐中,對市值、財務指標、業績波動等方面的包容,并不意味著放松審核,北京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嚴守財務真實性和信息披露充分性底線,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強化監管執法,把好公司質量關。”
當下,熱播的電視劇《突圍》讓二級市場投資者頗有共鳴:劇中虛構的上市公司“京州能源”在煤價狂歡之際以47億元高價收購兩座煤礦,而后在煤價下跌時,兩座煤礦也自然而然淪為了上市公司的負擔。
根據會計準則,上述虛構上市公司京州能源在收購煤礦時會形成商譽,而后也將因被收購標的業績不及預期而計提商譽減值。大起大落之間,中小股東的利益無可避免地受到傷害。
【證券時報】
北交所正式開市的腳步愈發臨近,券商也早已行動起來,爭相布局業務機會。記者注意到,近期券商入股新三板公司的案例明顯多了起來,有的券商甚至在短短半個月之內入股8家精選層公司。有的券商對新三板公司的投資布局更早,已經取得了不少收益。這些收益在剛剛發布的券商三季報中已經有所顯現。
Wind數據顯示,自9月2日北交所官宣設立以來,至少已發生19起券商參與新三板公司新股配售,月均9.5起。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一直到9月2日,至少發生了31起券商參與新三板企業的新股配售,月均3.9起。對比表明,自北交所宣布設立以來,券商入股新三板企業的意愿明顯高漲。
財富管理大時代,券商資管業務作為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核心抓手之一,如何保證優質產品的持續供應,助力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又要如何應對公募基金以及銀行理財子等同類公司的挑戰?
日前,由證券時報社主辦的“2021中國證券公司年會暨中國證券業資產管理業務高峰論壇”上,包括國海證券總裁助理陳洪斌、德邦資管總經理王承煒、海通證券資管投資總監左秀海、中信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劉曼、世紀證券副總經理李劍銘等多位券商資管行業資深人士就“證券資管機構怎樣服務好券商財富管理轉型大潮”進行了深入探討。
“電池荒”熱議剛過,近期漲價話題又將動力電池推上風口浪尖。比亞迪、鵬輝能源、國軒高科等諸多主流電池廠紛紛發出漲價函,表示已不堪成本上漲重負,急于向下游紓解壓力,一時間動力電池漲價呼聲空前高漲。
動力電池漲價落地情況如何?價格飆升的根源和助推因素是否有松動跡象?這輪漲價潮將給行業留下什么深遠影響?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目前電池漲價情緒蔓延,但多數仍處于與客戶協商階段,尚未大范圍落地。隨著上游擴產節奏的加快,行業供需關系有望在明年緩解,漲價態勢或將不可持續;而在如火如荼的漲價潮中,新一輪行業洗牌已悄然開啟,具備優質產能和保供能力的廠商將脫穎而出。
【中國證券報】
本周A股市場“宇宙的盡頭是新能源”的段子持續刷屏,而中國新能源車產業發展的重鎮上海,則再次發文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11月3日發布的《關于支持本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提出,2025年底前,市級財政按照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中央財政獎勵資金1:1比例出資,統籌安排本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共涉及支持整車應用、支持關鍵零部件發展等六部分政策安排,其中涉及氫燃料的政策安排就占1/3。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網站11月4日消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互聯網消費金融與網絡借貸專業委員會(籌)近日在京組織召開“引導理性消費,防范過度借貸,促進消費金融健康”專題座談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各從業機構應立足于“以客戶為中心”,圍繞客戶真實、合理的需求進行消費信貸產品創新和營銷。同時,加強自我約束,妥善處理好金融科技創新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之間的關系。
李東榮表示,專委會的成立符合行業發展的客觀需要。金融業的長遠穩健發展,與消費者債務的合理、可控、可持續息息相關,過度借貸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同時也將積聚金融風險,影響社會經濟秩序。
中國移動本次計劃上市地為滬市主板,主承銷商為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由于中國移動是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這次回A選擇的上市標準為“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
根據中國移動招股書,此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65億股A股股份,不超過本次發行后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50%(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公司可采取“綠鞋”機制,授權主承銷商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可超額發售不超過本次發行A股股數(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15%的A股股份。
【上海證券報】
保險資金調研熱情空前高漲。上證報資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以來,共有124家保險機構對297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密集調研。無論是參與調研的保險機構數量,還是被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在以往險企調研軌跡中都是鮮見的。
從調研數據來看,周期股和消費股最受青睞,這從上市公司三季報中亦可捕捉到蛛絲馬跡,并由此釋放出一個信號:隨著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手握巨資的險企承受著同比擴大的配置壓力,而在債券、另類資產等投資品種乏善可陳的背景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調整之后,A股的相對吸引力開始凸顯。
隨著北交所基本業務規則及配套細則陸續出爐,私募機構正逐漸加大對投資標的調研力度,積極備案相關私募產品,搶抓北交所設立帶來的投資機遇。
滬上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北交所宣布設立以來,公司在與投資人溝通的基礎上,已然將精選層股票納入投資范圍,同時要求投研團隊加強對“專精特新”公司的研究,目前已經調研十余家精選層掛牌公司,部分產品也參與了相關投資。
重慶啤酒、五糧液、涪陵榨菜、富臨精工等川渝地區股票近年來表現突出,吸引了資金的關注。近期,博時基金更是瞄準了川渝地區的投資機會,上報了一只博時中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分ETF。
公開信息顯示,中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份指數選取了100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以反映成渝經濟圈的表現。該指數的成分股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汽車、化工等行業領域。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