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去年鋼鐵行業利潤再創新高 19家上市鋼企預計凈利均超10億元
鋼鐵行業在2021年迎來了利潤“大年”。記者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月7日,兩市共有29家鋼鐵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僅1家公司預計虧損。而從凈利潤變動情況來看(按預告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這一指標為準,下同),僅有3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余公司則預計凈利潤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2021年鋼鐵行業盈利超越2018年,再創歷史新高。”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鋼鐵行業盈利大增,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營業收入96662.3億元,同比增長32.2%;營業成本88498.1億元,同比增長31.0%;實現利潤總額4240.9億元,同比增長75.5%。
2月7日,財新傳媒和IHSMarkit聯合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為51.4%,較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仍位于榮枯線上方,顯示服務業活動小幅擴張,但增速放緩至近5個月來最低。
從分項數據看,疫情負面影響增加,制約服務業供給、需求擴張速度。1月份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連續第5個月位于擴張區間,但均較前值下降1個百分點以上。外需則在海外疫情激增的影響下結束了近3個月來的擴張趨勢,新出口訂單指數降至收縮區間,錄得2020年11月份以來最低。
春節期間一直以來都是消費旺季。今年春節假期,多項消費數據表現亮眼,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短途游與周邊游、冰雪消費、新型消費等成為春節消費市場的亮點。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首先,受2022年北京冬奧會影響,冰雪消費旺盛,與之相關的器材用品、體育服飾、運動培訓、周邊衍生商品以及相應的旅游消費等均迎來較大幅度增長;其次,在疫情防控與就地過年背景下,短途游、自駕游、周邊游等出游模式繼續火熱;第三,以線上為代表的新型消費持續繁榮,在數字技術賦能下,各種文旅活動體驗得到升級,衍生出云展覽、云演藝等新型消費模式。
【證券時報】
疫情之下的2022年春節檔依舊火爆。雖然同比有所下滑,但是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22:00,春節檔新片總票房已突破65億元。2月7日晚間,華錄百納(300291)、歡瑞世紀(000892)兩家參與春節檔電影制作的上市公司相繼披露收入情況。
華錄百納2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北京精彩時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精彩”)參與投資的影片《狙擊手》已于2月1日起公映。
生意社分析師認為,庫存端來看,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下降。2月2日消息,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8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下降100萬桶,至4.1514億桶,此前受訪分析師預期為增加150萬桶。市場普遍擔憂美國寒冷天氣影響下,可能會影響到產量,庫存可能會繼續下降,這將對油價形成支撐。
金聯創分析師韓政己分析,2021年原油市場供需多數時間保持供不應求的狀態。從供應端來看,左右原油供應量的仍是歐佩克+的減產協議,年內初期,由于沙特進行額外減產以及美國受極寒天氣影響等原因,全球原油產量在2月一度出現減少。但在此后,全球原油供應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
經歷了超20年的積累和沉淀,公募基金在2021年再上一層樓,不僅發行數據創下歷史紀錄,整體規模更是邁上25萬億元大關,成為大資管行業的中堅力量。
根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統計,2021年公募基金行業成功新發行1907只基金(不同份額合并計算,下同),新發基金數量刷新歷史高點,不僅較上一年增加472只,且超出十年前同期的9倍。此外,2021年全年發行數量也超過1998年中國公募基金啟航后持續17年的發行量,截至2021年12月底基金總數量已增長至9114只。上海證券預計,按目前基金的發行速度,基金數量將在2022年10月突破萬只。
【上海證券報】
2月7日,中證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數(簡稱“民族品牌指數”)收報2099.56點,跌0.13%。100只成分股中,60只上漲、40只下跌。
分板塊看,消費類、醫藥生物類成分股漲幅居前。其中,周大生漲停,豫園股份漲5.20%,森馬服飾漲5.16%,智飛生物、絕味食品上漲逾4%,華誼集團、九陽股份、兆易創新、蘇泊爾、中炬高新、滬硅產業等漲幅超3%。
國家外匯管理局2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216億美元,較2021年末下降285億美元,降幅為0.88%。
外匯儲備規模整體保持平穩,已連續第9個月位于3.2萬億美元上方。“2022年1月,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延續平穩態勢,境內外匯供求呈現基本平衡。”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
虎年首個交易日,國內期市迎來開門紅,商品期貨品種漲多跌少。截至2月7日下午收盤,LPG(液化石油氣)、豆粕漲停,菜粕漲逾8%,低硫燃料油、豆二、動力煤、PTA等漲逾5%。
國內期市在虎年首日的強勢表現,與春節期間的海外市場表現形成“共振”。一方面,海外商品市場表現活躍,原油價格創7年多新高,大豆期貨節節攀升,工業品價格震蕩偏強。另一方面,雖然通脹壓力不減,但美國1月非農就業數據勾勒出經濟向好前景。
【中國證券報】
10年期美債收益率重上1.9%,再度刷新2019年12月以來高位;德國5年期國債終結負利率……春節假期期間,全球債券市場走勢可謂“驚心動魄”,多個國家國債收益率大漲。2月7日,我國10年期國債活躍券利率也略微上行。
業內人士分析,春節期間,以美聯儲為代表的主要發達國家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是帶動主要發達國家國債利率上行的主要原因。海外債市利率上行,對我國債市影響偏短期且可控。我國債市未來走向關鍵在于國內基本面情況。穩增長目標下,寬貨幣仍有一定空間,短期債市利率底部徘徊的概率偏高;但從長期來看,債券市場將更關注寬信用落地情況,隨著經濟回暖,債市利率將出現上行拐點。
虎年首個交易日,A股“開門紅”,折射投資者信心回暖。與此同時,多部委繼續推進穩增長政策落地,各地陸續部署重大項目開工。專家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協調發力,投資者關于政策空間是否充足、政策效果能否明顯、政策發力點會否優化的疑問將逐步得到解答,經濟穩步回暖可期。
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降準降息接踵而至,投資者擔憂在境內外復雜條件影響下政策發力的后續空間不足。對此,專家認為,我國穩增長政策儲備豐富,且注重出臺時機和節奏的把握,空間足、彈性大。
A股虎年迎來“開門紅”,主要股指全線收漲。在“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的背景下,基建產業鏈相關板塊領漲;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資源股也受到資金追捧。
對于后市行情,部分機構人士認為,“穩增長”將成為中長期投資主線。除了傳統的地產基建板塊,景氣度較高且符合政策長期方向的新基建相關板塊也有望迎來投資機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