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黃金價格表現平平,然而今年第三季度中國金飾需求卻“逆市”同比增長10%至174.2噸。
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跟隨世界黃金協會赴中國交易量最大的珠寶專業交易市場——深圳水貝調研時發現,與海外一些發達市場相比,中國金飾市場仍有發展潛力,在設備升級、產品同質化、版權保護等方面均有改善空間。
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指出,創新成為當前金飾行業最為重要的“推手”,當前黃金金飾消費已不再僅以24K為主導,金飾企業還設法提供滿足較低預算消費、設計精美的金飾,例如K金和3D硬金等。此外,加強消費者的線上線下體驗融合也是各大金飾企業的“發力點”。
創新成重要推手
世界黃金協會表示,中國的金飾行業規模在2002至2013年間增長了四倍,隨后金飾需求達到頂峰。但金飾市場在接下來數年里表現疲軟,使該行業的店鋪和產能過剩,價格競爭激烈。在這段痛苦的修復期,金飾企業專注于通過更多元的產品組合和更深入的數字業務提高對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力。自2013年以來,金飾需求在2017年首次增長。
K金及3D硬金的推出,并進而獲得市場認可正是優質金飾企業走出困境的重要原因。
此前中國市場由24K金飾主導,這種金飾很能吸引年齡較大的傳統消費者。但年輕的城市居民對它不太感興趣,因此金飾商推出了被認為比24K黃金更時尚和實惠,且利潤率更高的K金。
甘露集團副總裁鄭煥堅對記者指出,市場上主要銷售的K金為18K及22K,分別是金含量在75%和91.6%的合金產品。從工藝角度來說,K金具有硬度高、韌性小、亮度高、不易變形的特點,因為這些特性的存在,使得K金首飾可以制作出比足金首飾更多的造型款式和更多的顏色,也就更加時尚前衛,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在水貝,3D硬金也屬于明星產品,這種金飾的硬度是24K黃金的四倍,而黃金使用量只有傳統金飾的三分之一,兼具總價低和設計精美兩大優勢。
凱恩特董事長葉向洲表示,凱恩特2006年成功研發了3D硬金工藝,顛覆了黃金首飾的傳統制作工藝,有效地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首飾界的難題——傳統黃金首飾因質地軟而容易磨損、容易變形。3D硬金具有面大金輕,硬度高、耐磨性強,款式新穎時尚、細致精美等特點。對于消費者而言,更符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以創新應對“年輕化”市場
以創新來應對日益“年輕化”的市場幾乎是所有金飾企業努力的方向,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都成為各家金飾企業關注的焦點。
粵豪珠寶總經理戴世暢指出,目前中國金飾消費年齡層不斷降低,今年三季度,該公司銷量同比增加10%,尤其是K金類增幅超40%、3D硬金增幅超60%,而鉑金在降低。K金增長原因主要是更加年輕化的消費需求所致。“展望未來,粵豪的產品核心競爭力在于多元的創意來源,以及多元的產品加工工藝的集合。粵豪一直堅持文化與產品的結合,做行業創新的標桿。”
百泰集團創始人周桃林指出,互聯網促進了個性化的需求變為現實的過程,讓定制逐步成為可能。“互聯網+零售”使商品信息更加透明化與多樣化的同時,又可以讓金飾企業通過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多樣化、個性化的定制生產與服務。
周大福(6.74-2.32%)(01929.HK)執行董事陳世昌表示:“我們要確保提供更符合年輕一代需求的產品,所以我們將繼續與不同的商業伙伴合作,利用尖端技術來增加黃金產品的款式。我們還將創造一體化銷售渠道,為客戶提供更順暢的全渠道體驗。”周大福商品管理部黃金科副總經理韋劍鋒指出,為迎合年輕消費群,周大福近年來不斷增加新媒體宣傳投放,通過與時下各大流行的APP平臺合作,從硬性的產品宣傳,轉向更吸引年輕人的軟性推廣。此外,周大福注重多元化產品發展,積極與各大熱門IP合作,結合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形象造型,推出黃金產品,如近期合作的LINEFRIENDS、長草顏團子等系列產品,面向“千禧一代”的年輕消費群體。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