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歲末年初是各類信息詐騙高發階段。
近日,融360《維度》發布問卷調查,對當前金融詐騙現狀進行調查了解。結果發現,超過80%的受訪者都在經歷過各種形式的金融詐騙,金融防騙形勢依然嚴峻。
中獎類詐騙占主流
近年來,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網絡犯罪迅速發展,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令人防不勝防。
融360《維度》調查數據顯示,在受訪者中,碰到金融詐騙是較普遍的現象,只有16.82%的受訪者表示,完全沒有經歷過金融詐騙,金融防騙形勢依然嚴峻。在種類繁多的金融詐騙中,通過電話、短信通知“活動中獎”、“稅費退返”等形式的電信詐騙所占比例最高,有46.73%的受訪者表示曾遭遇過這種情況。排名第二的則是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理財詐騙,43.93%的受訪者表示曾遭遇過。
受訪者遭遇的其他類型金融詐騙的概率較為平均。根據融360《維度》調查,曾遭遇到冒充銀行人員、冒充公檢法、冒充企業客服人員、冒充親友等詐騙行為的受訪者分別占到22.74%,22.74%,22.43%以及18.07%。
在地域方面,中國不同地區常見的金融詐騙類型也各不相同。調查結果顯示,在華中、華北和華南地區,分別有48.28%、46.97%、43.18%的受訪者曾遇到號稱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理財詐騙行為,投資騙局是這三個地區最常見的詐騙手段。在華東、西北和東北地區,最常見的詐騙方法則是通過電話、短信發布“活動中獎”“稅費推返”的信息,分別有50.41%、47.06%、52.17%的受訪者表示遇到過這種情況。
通過什么渠道接觸到金融騙局呢?融360《維度》調查發現,將近90%的受訪者表示,通過電話或短信方式接觸到金融詐騙。有56.9%的受訪者則是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收到詐騙信息。近幾年,短視頻、直播等娛樂方式廣受歡迎,有13.86%的受訪者表示,通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直播平臺接收到詐騙信息。
年輕群體更易受騙
所有遭遇到金融騙局的受訪者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被騙局所傷害,產生了后續的經濟損失。受騙人群中,18—22歲群體較高的受騙率引人矚目,有42%的受訪者表示曾因遭遇詐騙而遭受損失。在23歲—29歲、30歲—39歲、40—49歲、50—59歲的人群中,因詐騙而遭受損失的比例分別為26.51%、23.81%、22.58%和28.57%。
那么受騙人群遭受的經濟損失有多嚴重?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受騙金額在3000元及以下,19.44%的受訪者受騙金額在3000元至5000元之間,損失金額超過一萬元的受訪者達到12.5%。
遭受經濟損失后,不同群體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有43.06%的受訪者選擇自認倒霉,就當花錢買教訓;34.72%的受訪者選擇馬上報警立案;22.22%的受訪者選擇向親友尋求幫助。其中,年齡越大的人越傾向于向警方報案,年齡越小的人,則越傾向于自認倒霉和向親友求助。
(編輯 白寶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