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段久惠
銀行理財資金加配權益類資產,在業內人士看來,是混業大資管時代漸行漸近的體現。
比如說,伴隨著業務轉型,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具體展業尤其是在資產配置上,面臨著投前要研究大類資產多元化配置、投中需要專業的交易系統以及與多個交易市場的直連對接、投后要對組合配置分析和績效歸因及業績核算等多方面要求。
被關注得較多的投顧業務方面,銀行理財子在權益類配置上,要么將其發行的產品部分拿出全權委托給專業的投顧機構做專門投資;要么是銀行積極主動管理,而投顧機構以聯合的方式輸出策略咨詢、風控管理等。很明顯,這些過程中,銀行理財子與基金機構、券商資管的合作越來越密切。更為重要的是,這也意味著銀行理財子的金融科技系統必然需要全面升級。
盧德成舉過一個案例,一家銀行理財子與外部投顧機構推進合作,需要兩者的系統對接,以實現兩者信息能夠同步。這時候,由于兩家機構采用的是同一個系統,兩者的投資交易、估值、信用評級等都能很快地一一匹配。
相反,要避免系統五花八門、什么都有的情況。因為,一旦建設了一套系統而又變更的話,可能會涉及到機會損失成本、數據結構不同以及轉移過程中系統運行的流暢度不夠、集成成本過大等問題。
這就涉及到一個行業的標準問題了,銀行理財子從無到有,各類制式標準都在邊試邊行。但這一過程中,和金融云系統采購的情況類似,尤其是對部分自研能力稍弱的中小金融機構而言,它們一旦選擇了第三方云廠商的服務,也即選擇了后者的標準。而這一標準由誰定,將意味著誰來主導游戲規則。
行業內中小規模金融機構尤其是腰部、長尾群的機構,借勢實力強、專業專注和有獨立性的金融科技公司的研發成果,是一個全行業開放共榮的現象。但也不應忽視的是,銀行理財子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規模體量,在這個過程中,借鑒既往監管和行業經驗明晰規范技術標準,對行業的重要性已勿需多言。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