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連發生的高評級國企債券違約事件,在引發對企業信用風險再評估的同時,也再一次牽出信用評級泡沫化、“馬后炮”等問題。監管部門近日紛紛表態、屢屢出手,對部分評級機構進行調查、約談,有評級機構已遭到懲處。業內人士表示,評級行業發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要加強和完善相關監管,建立科學的質量檢驗體系。
暴露評級虛高問題
近期發生的高評級國企債券違約事件震動市場。11月10日,永煤控股發行的“20永煤SCP003”違約,違約時評級仍為AAA。違約當日,評級機構才將永煤控股主體信用等級由AAA調降至BB.11月16日,“17紫光PPN005”違約,發行人為校企紫光集團,在一個工作日之前,評級機構才將紫光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A調降至AA;在“17紫光PPN005”違約當日,紫光集團主體信用等級才由AA調降至BBB。
AAA評級債券幾乎無征兆爆雷,將飽受詬病的評級虛高等問題,再一次暴露于公眾面前。
業內人士認為,評級虛高是評級行業的頑疾。從外部原因來看,多年來的“剛兌信仰”“國企信仰”,讓市場自動為國企或者可能得到政府支持的主體“增信”。從內部原因來看,發行人付費模式下,評級機構面臨利益沖突,一方面需要公允地給出評級結果,另一方面卻要考慮獲客問題。特別是當評級機構存在管理混亂和評級理念偏差等問題時,給出名不副實的高評級就成為雙方“合謀”的結果。
此外,發行付費模式還會導致“逆向選擇”,越是資質欠佳的企業越愿意付出額外成本提高評級,從而滋生評級領域的腐敗問題。評級行業的激烈競爭則加劇了“逆向選擇”問題。有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評級行業實屬“狼多肉少”,有的評級機構在競標時就會許諾給予高評級。
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通報顯示,第三季度,更換評級機構后的級別高于原級別的發行人家數同比增加。其中,大公國際上調家數最多,有13家,占其承做更換評級機構發行人家數的40.63%;中證鵬元和遠東資信分別有3家和1家。
監管機構出手整頓
高評級國企債爆雷,不僅攪亂了債券二級市場,還導致不少企業取消發債計劃,影響債市融資功能發揮。鑒于部分評級機構在其中所起的負面作用,監管部門加強了行業整治。
11月中旬,永煤控股違約后,交易商協會對中誠信國際啟動了自律調查。12月3日,交易商協會發布通報稱,針對監測到的評級動作滯后等情況,交易商協會分別對中誠信國際和大公國際進行了約談。12月11日,人民銀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
近日,東方金誠原高管被查引出的信用評級領域系列腐敗案也有了進展。12月1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文章顯示,東方金誠原總經理金永授、東方金誠江蘇分公司原總經理崔潤海被“雙開”,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當日,北京證監局對東方金誠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
規范發展需多方合力
業內人士直言,這次AAA國企債爆雷,再次為評級行業敲響警鐘,需要從公司治理、評級技術、利益沖突等多方面加以改進。
“AAA國企違約給傳統思維帶來很大沖擊。國有企業的級別到底怎么定、怎么看,是一個值得重新反思的問題。評級的指標體系里有個體評級和支持評級,支持評級可以涵蓋個體評級。過去,一般會給國有企業政府的支持評級。這方面的問題全社會都在思考,評級機構也在觀測。”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毛振華日前表示。
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勇稱,評級機構自身要完善公司治理。內部獨立依賴于評級機構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又與股權結構相關。相對分散的股權結構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保證評級機構決策的內部獨立。
談及評級技術,李勇表示,技術上要回歸本源和常理,要分析發行人的現金流創造能力和現金流與債務匹配度;不僅要分析過去,更要著眼于未來;重新認識評級中的支持因素,對支持因素要有審慎的態度和科學依據。
“經過這些違約事件,評級機構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評級理念和評級模型,信用分析要更多回到報表和發行人本身素質上來。”李勇表示,評級工作需要持續的投入和積累,才能逐步提高,急功近利或者投機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針對發行人付費模式存在“逆向選擇”的問題,評級行業也出現了以投資人付費模式為主的機構。不過,聯合資信有關負責人表示,投資者付費與發行人付費這兩種制度安排各有優劣勢。發行人付費模式能夠全面獲得發行人信息,但容易造成惡性競爭;投資人付費能夠避免利益沖突,但容易出現“搭便車”現象,信息獲取也主要基于即時公開市場信息,評級結果穩定性相對較差。
“評級行業的發展壯大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加強和完善相關監管,建立科學的質量檢驗體系,引入雙評級尤為必要。優勝劣汰的機制才能讓評級行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該負責人表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