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劉釗 馬宇薇
風起于青萍之末。
豆粕本是大豆壓榨后不起眼的副產品,然而今年以來,豆粕價格卻屢屢刷新歷史紀錄,這令以豆粕作為飼料主要蛋白來源的養殖企業措手不及。尤其對于仍處于豬周期底部的豬企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過,溫氏股份、神農集團等相關豬企并沒有就此“臥倒”,多管齊下控制飼料成本。
豆粕價格站上5000元高位
豆粕價格再破歷史新高。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3月20日,豆粕國內市場價達到5026元/噸,續創歷史新高。今年年初至今,漲幅已達42.70%。期貨市場方面,3月21日,大商所豆粕主力連續期貨價格最高達4304元/噸,今年以來,已上漲34.40%。
對于近日豆粕價格節節攀升的市場行情,上海鋼聯豆粕分析師鄒洪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期國內多地繼續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大豆到港后卸船進度偏慢,豆粕物流運輸效率降低。疊加豆粕行業在自身供給不足,庫存持續低位的現狀下,多地豆粕現貨價格陸續突破5000元/噸大關,堪為歷史少有。”
鄒洪林進一步分析道:“從國際市場來看,南美大豆主產三國產量預估較高點回落近3000萬噸,奠定CBOT大豆價格牛市的基石,在南美大豆減產之后,美國大豆出口環境向好;此外,國際緊張的地緣局勢加劇了農產品市場供應的擔憂,國際市場糧油價格居高不下。從國內供需來看,近期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了豆粕運輸,但下游養殖企業豆粕剛需仍在;與此同時,3月份以來豆油價格見高回落,豆粕價格被動變得更加堅挺;進一步來看,油廠開機率連續四周下滑、豆粕供應持續不足且庫存持續低位、大豆拋儲進程不及預期、豆粕新增供應有限等都是豆粕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在如此利多加持的背景下,豆粕現貨價格不斷走高,多地突破5000元/噸大關。”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種動植物油粕飼料產品中產量最大,用途最廣的一種。作為一種高蛋白質,可用于制作糕點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妝品和抗菌素原料。此外,豆粕是制作牲畜與家禽飼料的主要原料,大約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的飼養,豆粕內含的多種氨基酸適合于家禽對營養的需求。
豬企多層面控制成本
在鄒洪林看來,因下游養殖環節紛紛處于虧損的局面,體現在飼料中豆粕被部分替代品替代以及飼料中降低蛋白用量,目前豆粕市場主要的利空體現在過高的豆粕價格抑制需求。在豆粕價格上漲之下,3月中旬以來,多家飼料企業宣布豬料禽料產品上漲75-300元/噸不等。以生豬和肉雞的養殖利潤來看,我的鋼鐵農產品數據顯示,最新生豬自繁自養周均虧損536.45元/頭;周山東毛雞養殖虧損在0.83元/只。
當前正處于豬周期的低谷,飼料價格的上漲令豬企苦不堪言,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神農集團等豬企經營則尋求新的應對措施。
牧原股份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近期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公司現階段成本未產生較大影響。同時,原糧價格在去年年底已經處于較高水平。根據當前的情況來看,目前原糧的上漲幅度在邊際上對公司生產經營的綜合成本影響較為有限。
豬企也在絞盡腦汁設法降低由于飼料價格上漲對于企業經營帶來的沖擊。溫氏股份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坦誠,飼料原料價格上漲是整個養殖行業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相比于中小養殖戶而言,大型養殖企業在飼料成本控制方面往往具有優勢。公司已積極做好應對措施,通過多種方式,如充分發揮飼料原料集采優勢和飼料營養配方技術優勢,加大優勢原料使用規模,有效控制飼料成本。
“目前,對飼料業務產生影響的主要原因在于生豬價格低位運行,飼料漲價會直接導致生豬養殖出欄成本增加并加大養殖虧損,導致養殖戶飼料購買量減少,從而影響到飼料業務的發展。”神農集團表示,“隨著公司云南神農陸良年產50萬噸飼料及生物安全中心項目募投項目建成投產,公司飼料產能會有較大的提升。公司在滿足自身養殖需求的基礎上,會積極地拓寬飼料銷售的渠道,加大飼料外銷的比例,為公司提供更多的利潤保障。”
(編輯 白寶玉)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