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劉釗
7月26日收盤,國內黑色系商品期貨價格多數飄紅,一改前期的頹勢。其中鐵礦石主力價格漲5.57%,焦煤主力價格漲1.02%,焦炭主力價格漲0.68%,螺紋鋼主力價格漲0.34%,鄭煤主力價格漲0.09%。這也是鐵礦石、焦煤和焦炭等黑色系商品連續第三日上漲。
今年以來,黑色系商品價格持續震蕩下挫,近期的連續反彈是否意味著黑色系商品價格已觸底?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黑色系商品市場前景仍不容樂觀,近期黑色系商品價格走勢更像是階段性企穩反彈,處于下降周期的調整階段。”
下行周期或仍將持續
對于近日黑色系商品價格止跌回升,上海鋼聯鋼材事業群板帶首席分析師曹劍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由于供給端出現收縮,短期消費活力稍有改善,PMI與PPI繼續成交匯走勢,部分商品的弱供需格局有所體現。但這個平衡依然是脆弱的,其核心就是供給彈性較大,消費彈性偏小,一旦呈現利潤回補供給回升速度較快,最終會影響平衡。”
以煉焦行業為例,7月21日,中焦協市場委員召開市場分析會,全國各地主要焦化企業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反映,市場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鋼廠減停產力度仍在加大,同時通過消耗庫存,減少正常采購來打壓焦炭價格。各企業均出現巨大虧損,許多企業已經沒有邊際貢獻,正在制定燜爐停產計劃。與會企業認為,只有在短期內減產到位,才能盡快穩定住焦炭價格,避免行業出現大面積生存危機。
為了應對不利的市場環境,近期,山西省出臺《關于推動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行業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較2020年實現“雙下降”,焦化企業全面邁過“生存線”,力爭30%以上企業達到“發展線”。科學調控焦化產能和焦炭產量,實行焦化產能總量調控制度,全省焦化總產能控制在14372.4萬噸以內,不再新增焦化產能。
7月22日山西焦煤交易中心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目前焦炭市場弱勢運行。焦炭第四輪提降已全面落地,累計下降900-940元/噸,焦企生產積極性不高,限產范圍進一步擴大,開工率有所下降,焦炭供應持續收緊,庫存仍維持低位。港口方面,市場情緒偏悲觀,焦炭現貨趨弱運行,整體成交冷清。下游鋼廠開工率略有下降,部分鋼廠高爐檢修、停產增多,庫存多處較低水平,對焦炭仍以按需采購為主,鋼廠利潤不佳,限產幅度擴大,對焦炭需求減弱。綜合來看,鋼廠持續虧損,焦炭剛需繼續承壓回落,預計短期焦炭市場或弱勢運行。
曹劍勇表示,“2022年黑色系商品受到全球衰退影響明顯,國內外的供需結構發生大變化。國內呈現多供給低消費的結構,國外則呈現少供給多消費的格局,隨著海外需求的持續回落,商品出口總量繼續下降,導致國外需求同比下降。國內房建去杠桿問題正逐步落地,引發國內的供需矛盾凸顯,供大于求的因素造成價格下滑。”
未來發展依舊可期
為了應對市場不景氣,有部分行業協會甚至發布倡議,呼吁全行業做好三年過苦日子、難日子的準備,苦練內功的同時降低成本。
其中在中焦協的市場分析會上,與會企業達成三點共識,一是7月24日前將開工率降至50%,在盈利恢復前暫停銷售;二是在煉焦煤價格未達到焦炭價格相應降幅前停止或維持最低限度采購煉焦煤;三是堅持“預收款”原則不動搖,避免重大風險產生。
7月22日,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錳系專業委員會發布倡議,呼吁會員單位從即日起嚴格限產減產60%以上;最大程度地減少外礦采購,避免高礦價帶來的風險;全行業做好三年過苦日子、難日子的準備,苦練內功,降低成本。
“黑色系商品未來的走勢主要取決于全球經濟的走勢,以以往經驗而言,三年苦日子的說法可能不是危言聳聽。”林伯強表示,“由于目前油氣價格尚在高位,煤炭相關商品價格與油氣價格有極強的聯動性,煤炭相關商品價格降幅或小于其他黑色系商品。”
曹劍勇認為,近期一些行業協會發出的倡議是從全行業角度出發對市場環境的擔憂。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多個配套產業鏈發展也較為繁榮。然而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國內呈現了去杠桿和降低增速的節奏,代表了需求的可持續力度正在放緩,這使供應呈現緊平衡的邏輯被打破。
從黑色系商品的發展情況來看,未來格局經過調整后還是具備較好的活力。曹劍勇表示,“首先黑色系商品作為基礎工業品,在復蘇周期中一定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其次當前國內的供給與消費也呈現同樣的問題,壓力在任何時間都是存在的,結構矛盾都會出現,中國人均用鋼量偏低,因此未來可發展空間依然較大。”
(編輯 何帆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