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8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正式實施。監管部門及多家金融機構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臺,對期貨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對期貨品種上市實施注冊制、期貨公司開展國際化業務和場外業務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期貨市場多方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發揮期貨市場
資源配置功能
截至目前,期貨具有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已被各界所認可和接受。在此基礎上,期貨和衍生品法進一步強調,要采取措施推動農產品期貨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發展,引導國內農產品生產經營,充分發揮資源配置的功能。
鄭商所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將“促進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確立為立法宗旨,明確“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三大功能,提出鼓勵套期保值、推動農產品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發展等內容,為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糧期貨總經理王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期貨公司作為期貨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應將自身定位為綜合衍生品服務提供商,堅守“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堅定圍繞“如何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等三大核心功能”去開展業務,以“做專、做強、做優、做精”作為業務創新的標準。隨著期貨和衍生品法的正式實施以及相關配套法規的陸續修訂,中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期貨和衍生品法還將場外業務納入其中。這項被監管部門和期貨公司寄予厚望、極具發展潛力的業務有望在有法可依的背景下,奏響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大商所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將場外業務納入法治化運行環境中,支持期貨市場創新,為該業務拓展了發展空間,提供了內生動力,有利于統籌場內場外交易協同發展。
“將場外衍生品交易納入調整范圍,將單一協議原則、終止凈額結算、履約保障、交易報告庫等衍生品交易的基礎制度通過法律形式明確下來,為場外衍生品市場行穩致遠、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鄭商所相關人士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期貨和衍生品法充分吸收了二十國集團在全球金融危機后達成的加強衍生品監管共識,借鑒了國際成熟市場的先進經驗,專門對場外衍生品交易進行了明確規定,確立了單一主協議、終止凈額結算、交易報告庫等衍生品交易基礎制度,首次從國家立法層面對場外衍生品交易的相關制度進行了明確,讓衍生品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有法可依。
為實體經濟
提供更多服務工具
期貨品種上市將由審批制改為注冊制,這意味著,未來新品種推出數量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將進一步增加。
東證期貨董事長盧大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品種上市實施注冊制后,期貨交易所將進一步提高創新效率和服務效能,豐富期貨品種,建立更完備的產品體系,把相關資源有效地配置到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快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需求。
鄭商所相關人士表示,期貨品種上市機制修改為注冊制后,將極大鼓勵市場創新,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有效增加期貨和衍生品市場供給,為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提供更豐富、更全面的風險管理工具,更好地發揮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穩定經濟大盤的功能。
“期貨和衍生品法還為期貨經營機構在境外設立、收購公司,境外機構在境內參股、設立期貨公司,積極開展國際化業務提供了有力支持。”盧大印介紹,期貨和衍生品法明確了域外適用效力,境內外監管機構可建立跨境監管合作機制,從“引進來”“走出去”兩方面提出必要的監管要求,讓跨境業務的境內外監管合作有法可依。
大商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落實和貫徹期貨和衍生品法實施,未來還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交易所規則和制度體系,為市場自律監管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充分的制度供給;二是加快產品創新,推出更多的國民經濟需要的期貨和衍生品品種,形成大宗商品與中小宗商品分別定位、傳統品種與新興品種共同布局、實物交割與現金結算同步推進的高質量產品供給格局;三是提升產業參與深度,以產業鏈需求為導向,推動更多產業企業參與期貨交易定價;四是強化場外市場規范建設,不斷完善場外市場管理制度體系;五是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推動更多具備條件的期貨、期權產品上市,優化參與機制,完善服務體系,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