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觀察】
整體而言,在高質量發展、“雙碳”目標約束下,工業金屬公司的E(環境)、S(社會)維度的部分指標表現有所提升。
張娟娟
近日,安永發布的《2023年全球采礦及金屬行業十大業務風險與機遇專題報告》顯示,全球采礦和金屬行業高管將環境、社會、治理(ESG),地緣政治,氣候變化視為未來12個月內其業務面臨的前三大風險——這是自去年以來,ESG繼續蟬聯該行業的“頭號風險”。
工業金屬作為采礦和金屬行業的主要板塊,是典型的污染密集、勞動密集型行業。該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廢水廢氣排放量較高,平均能源、廢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A股平均值的2.05倍、21.82倍、2.06倍。
近年來,隨著“雙碳”、環保等政策相繼出臺,工業金屬領域的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以及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尤為引人關注。如何更好地踐行ESG,已經成為工業金屬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根據筆者《ESG浪潮之下,工業金屬行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文分析,A股工業金屬公司ESG信披率不斷提高,2021年首次突破40%,超過A股平均披露率9個百分點,報告平均篇幅超A股平均值7頁,但民營類工業金屬公司2021年ESG報告披露率仍不到25%。
整體而言,在高質量發展、“雙碳”目標約束下,工業金屬公司的E(環境)、S(社會)維度的部分指標表現有所提升。例如,2021年工業金屬公司平均能源消耗、水資源消耗等較三年前均下降30%以上,人均年薪、社保等數據較三年前都增加25%以上。
具體來看,一些行業龍頭公司信披透明度較高,對ESG更重視,例如紫金礦業、中國鋁業等,連續多年發布獨立ESG報告(含CSR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積極轉型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不過,少數公司ESG表現較差,其2021年廢水、溫室氣體排放量、因公死亡人數、員工流失率等均創新高,廢水排放、顆粒物排放則同比大增。
比如國內銀業龍頭盛達資源,還未得到MSCI的ESG評級,其最新的WindESG評級為BB,綜合評分較2021年末下降,S維度評分大幅下滑。實踐方面,E維度僅披露了顆粒物、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等少數議題,2021年排放密度同比增加。S維度信披透明度較高,公司人均年薪、人均社保等大幅增加,但人均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則呈下滑趨勢。
又如深耕鎂業近三十年的云海金屬,其WindESG評級為BB,評分較去年末略增。從公司2021年評價情況看,研發人員占比同比上升,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等排放密度同比增長,對外捐贈總額大幅下降;公司溫室氣體、廢水、廢氣排放量等信息披露缺失。
盛達資源、云海金屬并非特例,環境議題披露明顯缺失、對環保問題不夠重視、信披透明度低是尚未發布獨立ESG報告的工業金屬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部分公司在年報的公司治理、環境和社會責任章節對于重要信息的披露缺失明顯。
據滬深交易所發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級數據,2021年度工業金屬信披評級為A的公司占比不到13%,遠低于其所屬有色金屬行業的20.27%及A股整體的17.8%。
從國內的評級來看,工業金屬公司最新WindESG評分較2021年末小幅提升,評級領先公司(BBB以上)占比達到30%以上。不過,從國外的評級來看,目前8家A股工業金屬行業公司在MSCI的ESG評級仍然偏低,以CCC、B為主,E、S維度實踐落后的議題較多,包括社區關系、碳排放量、有毒排放物和廢物、公司治理、健康與安全、勞動力管理等方面。
一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工業金屬行業公司的出海力度不減,目前43家A股工業金屬公司2021年的海外收入總額已突破2000億元,占總營收比重達到14.25%,貢獻度為近10年的第二高位。在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亮麗底色”、ESG已經成為國際重要的企業評價標準的背景下,A股工業金屬公司應將ESG的實踐與信息披露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
(作者系證券時報·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研究員)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特此說明。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