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夢澤
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1月份,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27.8萬輛,同比增長68.6%,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0.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8.8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1月份,有著“自主五虎”之稱的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奇瑞汽車和長城汽車自主銷量分別為24.1萬輛、21.3萬輛、20.1萬輛、20.1萬輛和10.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1%、110%、33.14%、107.5%和69.06%。另外,東風汽車、上汽乘用車和廣汽在1月份的自主銷量分別完成8.4萬輛、5.1萬輛和4.5萬輛。
2024年的強勢開局,不僅為全年的產銷成績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助力自主品牌整體市場份額邁上新臺階。首先,在新能源板塊,自主品牌持續保持高速增長。1月份,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20.1萬輛、6.6萬輛、5.3萬輛和2.5萬輛,同比勁增33%、591%、88%和296%。
其次,在海外業務方面,自主品牌車企同樣表現搶眼。1月份,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和吉利汽車的海外銷量分別為4.7萬輛、3.6萬輛、2.6萬輛和2.6萬輛,同比大漲160%、248%、65%和80%。
在新能源與出口業務的雙輪驅動下,自主品牌車企在2024年實現了良好開局。展望未來,大部分自主品牌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年度銷量目標。在筆者看來,2024年車企在智能配置、產品出海、營銷渠道等方面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如何在提升銷量與競爭力的同時有效平衡研發和利潤,或成為車企面臨的主要挑戰,將考驗其造車基礎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第一,車市競爭進入圍繞智能化開展的“下半場”。開年第一個月,繼奇瑞推出以智能底盤、電子電氣架構為基礎的M3X超混平臺后,比亞迪隨即也發布了整車智能化架構“璇璣”及“璇璣AI大模型”,智能化正與電動化、網聯化融合發展,形成更加綠色化、個性化的汽車產品。可以看出,“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愈發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的真實寫照。
第二,出口汽車市場增量有待拓展。以日本汽車出口發展經驗來看,國內汽車市場目前還處于KD模式(拆散出口模式)和整車貿易出口為主的階段,海外本地化建設處于初期探索階段。預計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市場還將保留3年—4年的擴展窗口期,出口規模約800萬輛,之后海外市場深度本地化運營會成為主流。
第三,“價格戰”重塑利益分配機制。隨著合資車企降價,疊加新能源車依靠規模放量對固定成本的攤薄以及鋰價下跌,新能源競品之間的“內斗”會更劇烈,盈利能力差的車企將遭遇嚴峻挑戰。中國車市的傳統利益分配機制將受到新參與者的巨大沖擊和重塑。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