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釗
龍年春節假期剛過,高合汽車便傳出停工停產六個月的消息。在輿論發酵多日后,高合汽車創始人丁磊等一眾高管輪番上陣,呼吁公眾給予公司時間,會拼盡一切努力把公司救活。
與此同時,車市新一輪價格戰悄然打響。行業巨頭比亞迪率先甩出“王炸”:王朝網旗下秦PLUS榮耀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價不足8萬元。此后,五菱、長安汽車、哪吒汽車、北京現代、上汽通用等車企,相繼宣布旗下多款車型降價。
電動化、智能化浪潮進一步加速行業的更新迭代,也督促車企更加努力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盡管截至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一,但也要看到,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的320款車型中絕大多數月銷量不足千輛,真正盈利的車企僅有三四家。
特別是在當下,多家造車新勢力瀕臨破產倒閉,現階段高合汽車發展已步履維艱,誰又會是下一個出局者?
可以預見的是,今年新能源車企的競爭將愈演愈烈。各大車企掌門人也在龍年開工信中坦言,2024年要做好沖刺的準備。其中,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預測,當前汽車產業變革已進入深水區,智能化變革開始換擋提速,新能源汽車發展只會越跑越快。在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看來,2024年將是中國汽車品牌進入“血海”競爭的第一年,一場激烈競爭中的“廝殺”在所難免。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更是直言,2024年又將是一個“最卷”的年份,“卷價格、卷產品、卷服務、卷流量”。
筆者認為,隨著中國新能源產業逐漸走向成熟,市場份額爭奪帶來的行業激烈競爭在所難免。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已經過剩,產業優化升級勢在必行。此外,增量不增利、營銷無底線等行業亂象也時有發生,需要盡快改變。
從本質上看,車企價格戰反映了國內汽車市場供給過剩與需求不足的矛盾。但應該注意的是,一味壓低汽車價格,甚至跌破成本線,以此來提升銷量,不僅不能使公司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去,反而會使公司面臨更深層次的經營危機。現階段,更應大力提倡汽車行業良性競爭。
正如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所言,造車不是百米沖刺,只有堅持長期主義,不斷地學習與重構,與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及先進科技持續鏈接,才能獲得客戶的信任。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