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若琳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電影市場持續火熱。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4年五一檔(5月1日至5日)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已突破15億元,達15.27億元,日均票房再破3億元。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五一檔電影市場呈現出“多點開花”的格局,上映的8部電影中有5部電影檔期票房過億元。其中,《維和防暴隊》和《末路狂花錢》分別以4.06億元和3.9億元的成績斬獲檔期前兩名,而其二者在檔期總票房占比為52.2%。這充分說明,不同類型的內容都可以在電影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觀眾多樣化的觀影需求逐漸被正視。
這是市場反饋出的一個重要變化,一直以來,熱門檔期的“二八效應”格外明顯。去年五一檔TOP2在總票房占比為64.5%,今年春節檔TOP2在總票房占比為63.7%,剛剛過去的清明檔的TOP2占比更是高達74.6%。
可以說,每一部優秀的電影都分到了五一檔的蛋糕。但在此背景下,5月5日,《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以下簡稱《火鍋》)卻官宣撤檔,當時該片票房剛破5000萬元,檔期排名第六位。而根據當時燈塔AI票房預測,《火鍋》總票房最終將排在檔期第七位,僅高于《豬豬俠大電影》。
對于撤檔一事,輿論呈現兩極分化,有聲音認為片方“輸不起”,檔期尾聲才宣布撤檔,相當于“買單前掀桌”;也有聲音認為,檔期選擇是市場化行為,二次上映也無可厚非。無論如何,《火鍋》成為了一次倉皇逃離的商業敗局。
事實上,今年春節檔之前,鮮少有電影在熱映后發現票房不如預期再撤檔的,僅從成本方面衡量就不明智,片方自然知道其中利弊,如此選擇也算是無奈之舉。筆者僅以《火鍋》為例,提出該片在五一檔失利的三點反思。
其一,以明星為號召力的宣傳邏輯已經成為過去式。主演是知名度很高的明星,也正因如此,該片上映之前被寄予厚望,被視為與同檔期《末路狂花錢》最有力的競爭者。但電影市場的消費群體正在改變,靠粉絲“鎖場”“明星演技突破”的宣傳模式已經無法調動起觀眾情緒。
其二,腰部電影不應盲目押注熱門檔期。《火鍋》在去年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公映后,最初定檔于今年1月13日,彼時并沒有強力競爭對手,但片方卻選擇撤檔而后押注“五一”假期,成為該檔期中最早曝光、最早點映的電影。面對同檔期的激烈競爭,該片線上宣發力度明顯不足,盡管“火鍋局”的線下宣發是有新意的,但傳播節奏依然過長、過慢。可以說新意有余,突破不足。
其三,情感共鳴是傳播的關鍵,口碑仍是排片的基礎保障。豆瓣平臺上,《火鍋》評分僅為6.2分,有2000多人為“無聊至極”的短評點贊。作為懸疑片,這部電影邏輯感人,作為喜劇片又沒有引發情感共鳴,因此排片份額一降再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檔期的《九龍城寨之圍城》(豆瓣7.5分)憑借口碑實現逆襲,5月6日該片憑借18.2%的排片拿到32.6%的票房占比,反超為日票房冠軍。
一次高成本電影的撤檔,不僅是格局問題,更是一筆經濟賬。《火鍋》背后共有25家出品/宣發公司,其中不乏上市公司,決策失利最終還是由股東買單。“認真研判”不能只出現在片方的撤檔文案中,更應該把研判精神放在題材、演員、檔期的選擇上。筆者建議,對于重點項目,上市影企應增加披露細則、增加披露頻次,及時回應檔期選擇問題和宣傳成本問題,以此保證重點項目的每一項決策都經得起推敲。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